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NEWS CENTER 新闻搜索:
搜索

金永昌主席谈上海信鸽发展

时间:2007-01-25  来源:  作者:中鸽网   发布人:杨忠良  
分享到:
  “中鸽网-中国万里行”全国采访活动首站选择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在中国现代信鸽发展历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此次采访活动也得到上海市信鸽协会的重视,金永昌主席也接受了本刊的采访,他向我们介绍了上海信鸽的发展和今后的主要工作。
  金主席说,上海现代赛鸽运动有近百年的历史,最初只是停留在军事通讯方面,民间也有人玩,但规模很小。上世纪初,由于上海特殊的殖民地文化,一些海外侨民居住在上海的租界内,他们有饲养信鸽的爱好,把一些西方养鸽理念和新的品系带入中国,对上海的信鸽运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信鸽的发展主要还是在解放后,自毕加索画了“和平鸽”后,鸽子成为美好的和平象征,截止到1984年,信鸽运动正式划规体育部门,成立中国信鸽协会,主席和秘书长由体委任命,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要把体育项目开放一些,让一些可行的项目市场化操作。我个人认为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信鸽运动最具有市场化的基础,因为我们有行业的组织机构,有现成的制度、规则,也有一定的自律,初具雏形的市场。
  说到上海信鸽的发展,金主席认为信鸽事业同样也需要五年计划,今后有几项重点工作:
  一、会员发展方向不求多,而是求精。中国是一个赛鸽大国,但我认为未来发展趋势要向国外学习,严格要求养鸽户的环境、卫生。城市中新的养鸽户基本不批,近郊适当放开,远郊可以鼓励发展,这也是其他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培养年轻人的养鸽乐趣。现在有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信鸽文化传承的危机,在信鸽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多是中老年人,而少有年轻人的身影。如何解决赛鸽运动后续乏人的情况,上海市信鸽协会正在尝试与教育部门商议,让信鸽进入中小学校,让学生养鸽子,并参加鸽会的比赛,以此来培养年轻人对信鸽的了解。此外,我们也期望通过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的放飞信鸽活动,吸引年轻人的眼光,并引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三、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但又与鸽友们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现在大羽数比赛的集鸽工作是组织者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而在国外,电子环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比赛中的集鸽、报道过程都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而我们却还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人力投入成本巨大,时间效率低下,在比赛中还会因人为的失误造成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何时可以使用电子足环,还要等待两个时机,一个是观念的转变,另一个就是经济的转变。
  四、全面发展产业经济。去过欧洲几大鸽展的人都知道在欧洲的信鸽产业已经非常成熟,来自世界各地的养鸽人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益。上海的经济条件,人力资源基础、配套的产业基础,都完全具备信鸽产业化的条件,尤其是在信鸽药品的开发生产上,我们的条件更加突出,既可以自行研发生产,也可以联合发达国家一起来做。
  五、培养超长距离的鸽系。超远程赛鸽是中国赛鸽的特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赛线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上海的超远距离的西北赛线可以一直放到新疆,相对于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来说有更好的条件,而且上海绝大多数鸽舍也都保有超远程赛鸽,有的竞翔的需求。今年上海的两次超远程比赛振惊日本鸽界,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而且近年来远程赛鸽的价格也有上升,后代鸽很适应台湾的多关赛和大陆西南多山地区。现在鸽友们认识到超远程赛鸽其顽强的归巢性格与速度鸽杂交的优势,如果加以正确引导,相信超远程赛鸽一定会走出国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会有所收获。
  六、加强传媒工作的建树。信鸽作为一个仅有30多万人的群体,却拥有非常多的媒体,杂志、网络都非常普及,但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传媒来看,我们业内的媒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传媒工作有赖于媒体的发展,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业内,还有待于各层协会重视宣传工作,重视社会效应。信鸽这些年来一直受社会排斥,所以我们也要利用社会媒体,展现养鸽人积极的一面,争取宽松的养鸽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信鸽运动的长远发展。
  金主席对于中国信鸽运动的贡献有目其睹,他不是一个养鸽人,但作为中国信鸽协会的多任领导,每日为中国信鸽运动的发展在进行思考和工作,这正如一位德国联领导访华时有所感言一样,这位德国鸽友说:“中国鸽友有国家管真是幸运,我们想找国家管国家都不管呢!”其实在中国也有人说:在国外信鸽运动都是民间组织,其言下之意是国外的鸽友自由;相对于国内来说,还真不知道有中国信鸽协会影响了我们什么?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