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NEWS CENTER 新闻搜索:
搜索

五省一市北京联翔-无九百、千公里当日归原因探讨

时间:2007-07-27  来源:  作者:特约撰稿-甘忠荣   发布人:wangxin  
分享到:

    去年五省一市北京8009001000公里联翔,晴天,微风,气温7——14度。参赛羽数21246(其中沪6036,8349,1334,2354,3004,269)。在1137时于北京司放,为何连900公里也无一羽当日归?而是次日开始归?还不如沈阳市于1998516620分在河北邯郸市进行千公里竞翔,参赛769羽,当日归98羽!其千公里归报到350多羽。归巢率占45%!二者虽不是同一赛线、不同季节。是一个春季,一个秋季。但是,以追求更好赛绩、争创高分速为目标。却是共同的。但两相对比,为何呈现此巨大落差?而今春上海在河南新安千公里级竞翔却当日归47羽!去年为何出现无当日归的遗憾?北京联翔,时间、赛线选择是否恰当?去年五省一市联翔,是大手笔,是大举措。是有战略眼光的明智之举。国人应当冷静分析、总结经验,从中发现问题。以利再战。

     
应当如何看待此次重大赛事?为何在900及千公里的空距上,无一羽900公里及千公里当日归?原因何在?确实是应当正视,冷静分析、认真对待,客观总结。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关于对此次联赛的评价
 
     
必须肯定:此次五省一市联翔,是大手笔,是大举措。是有战略眼光的明智之举。笔者认为: 此次五省一市北京联翔是成功举办、成绩显著、但有重大不足、而又未竟人意的比赛。所谓成功,就是在泰沂山区阻隔归巢方向、气温不高的不利情况下,赛鸽绕山而于次日大量归巢。据该竞翔委员会上传的千公里次日归500羽中,分速超千米有15(上海12羽江苏3)已说明赛鸽实力。 冠军得主为上海高应斌的环号为“4246003”号赛鸽,于4115241秒夺冠(空距1054954千米),分速为1044.8365 。千公里联翔前三名均为上海夺得。其900公里级次日归上传450羽,冠军得主范小彬,空距931.179米,分速1040.5863米。共有8羽分速超千米(均属江苏夺得)次日归295羽,至11月5日900公里共上传495羽。但湖北省报道较快,千公里4200录取名额即全部报满(归216羽),至5日为止千公里共归435羽。(笔者试图将五省一市全部千公里次日归作一统计。无赖,进入有关鸽会网站,不少未将数据上传。无法作出五省一市次日归羽数)但这一不完整的次日归已说明:联翔是成功的。而巴塞罗那国际大赛,属无高山阻隔的平原赛线,还系次日夺冠赛。 在比巴赛赛线艰苦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赛绩实属不易 。因此,联翔是成功举办、成绩显著的。 所谓未竟人意,就是超万羽中无一羽900及千公里当日归。这是竞翔的严重不足、未竟人意。此次联翔,据《浙江赛鸽信息网》嘉兴的金光明同志在题为:“江浙皖赣鄂沪五省一市北京联赛”一文报道,除安徽、江苏两省极大部分参加900公里级及800公里级比赛外,其余各省市参赛鸽均参加1000公里级比赛。但在晴天,微风,气候并不恶劣, 900公里空距、 千公里空距上,上万羽的参赛鸽为何无一羽900公里及千公里当日归?这确实是值得认真分析、探讨的问题。至少说明:在千公里竞翔上,我国确实存在值得探究的深层次问题。即竞翔赛点和竞翔时间确定、选择上,以及育种方面也存在问题。
 
   
二、无900及千公里当日归的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倪源义同志在《千公里当日归不再是梦——江苏800——1200公里大赛改写多项历史记录》一文中概括的六个字,虽是口头禅。但解释却也揭开了成功举办赛事的实质。这三句就是人们常说、而谁都接受、但却不一定办得好,能办到的三句话:天时、地利、人和。他解释说:首先是“人和”,这就是领导决策的科学,即该赛事的立项、赛点的确定,放飞时间的调整,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的。二是地利,这就是得天独厚的黄金赛线。三是天时,就是老天爷帮忙。他们拥有了最佳的天气,最佳的气温,最佳的风向。三个幸运之神同时降临给江苏的赛鸽。而奖位较高和名次靠前的,大多数还是中外“合资”的产物。笔者认为,这可作为分析、探讨的思路。而追求千公里当日归,争创高分速、次日大量归、提高归巢率,也应当是举办千公里赛事不可动摇的目标!

   
就此次联翔而言。笔者认为,连900公里也无当日归,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是赛点选择不当。这是主要原因。
 
     
有相当多的同志说,“苏、浙、沪放北京1000公里不是好赛线,中间横着1524米高的泰山山脉,当日归可能性小极了”。王伟克同志在《北京未归鸽?在我这里——兼谈上海的北线竞翔》一文中曾这样说过:“无论春秋赛,由北京放上海都不是好赛线,永远都不是”。其主要原因是:“直线归巢的鸽群迎面撞击泰沂山区,是直阻和正阻”。赛鸽遇山是“绕而不翻”,本能的往西或往东绕。往东的则吃大亏。“东面山势绵延”,“足有200公里,三分之一处的淄博地区是煤铁富矿带,是山东出了名的难飞之地”。“往西,很快能绕过山区”。“再无阻碍,相当一部分可顺利归巢”。他说:“曾经的三门峡——上海千公里竞翔,被上海人称作‘中国的巴塞罗那’,为什么找到了中国的巴塞罗那,却又自己避开了呢?”他认为:“上海的黄金赛线是西线千公里黄金司放点三门峡!”(见2004年上海《环球赛鸽科技》杂志第4期;)。笔者认为,王先生分析不无道理。王伟克同志在《信鸽竞翔“六适”观》一文中也早就说过:“上海放北线,仍然感觉不太顺利,即使秋季放也不尽人意,就是因为山东境内的泰沂山区正好横亘在京(津)沪赛线上,而且是京沪之间的直线上!”(见20013期《中华信鸽》)王伟克同志认为:“赛线要直,越直越好。没有明显的障碍阻隔,竞翔归巢的信鸽,正常情况下,取直线归巢”。“设置赛线时,应想方设法避开障碍。” 此次联翔, 除湖北赛鸽受阻影响小外, 其余省市(上海) 均因选北京赛点、赛线不当,故导致赛绩不是最理想。
 
      2
、不是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此次联翔,虽是晴天,气温7——14度,气温不理想。不少同志说, 秋季日照时间短,天气有雾。信鸽是太阳鸟。气候对其归巢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创造高分速的必备条件是:1、参赛鸽必须是该赛距达标之鸽,导航性能好、且体质上乘;2、在良好的赛线上进行;3、气候条件好。良好的赛线和晴好的气候这两大因素缺一不可。因气温不理想, 不可能飞出高分速, 这是导致无当日归的客观原因。对此,王伟克同志也有个客观的说法。他说,“突出的问题是,春秋两季的竞翔时机始终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也就不能让人信服的固定下来。呈现无序多变状态。时机的不准确不合理,直接导致竞翔成绩的低下。”(同上文)而此次联赛,早已定11月3日,无回旋余地的。是有缺陷的。这是竞翔的严重不足。没有视实际天气状况,适时调整,也是造成连900公里无一羽当日归的重要原因。
 
      3
、笔者认为,与我国未育成快速的长程品系有关。
    
      
因我国赛鸽系杂交鸽,遗传不稳定、而不是品系鸽。亦即未育成举世公认、遗传稳定的长程快速品系,赛绩也因此呈起落状态。这也是千公里当日归赛线上,当日归赛绩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千公里当日归必备条件至少是:快速长程品种,体质好(体质上乘)、定向好、处于颠峰状态(我国目前还不能称“快速长程品系”)、良好赛线、良好气候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而当日归是赛鸽精英,其体质上乘,因体质好飞速快,自会领先归。否则,虽飞返千公里能归,因体质稍逊一些,速度自然慢些,这一慢就不会当日归。这属“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用去年冠军为证。

 去年五省一市北京联翔千公里冠军系环号为“4246003”号赛鸽,于次日115241秒夺冠(空距1054954千米),分速为1044.8365米。归巢时站也站不稳,用翅膀撑着走路,第10根大羽拖着著地”“前胸的肌肉已消耗殆尽。这足以说明体质方面的原因。据高应斌同志说,上笼前体重8.3归巢不足6。两天后恢复到7.2两。(澄海:《冠军鸽不足6两》;见2007年第1期《中华信鸽》)这表明:我国千公里赛鸽体质还不属最上乘。与身体棒、飞速快的欧洲型赛鸽还在体质上存在一定差距。谢炳先生说,这羽鸽子很轻,如果胸骨再靠前一些,速度可能更快。实质上,就是体质不属最上乘。而更主要的是:我国如果育成了优秀快速品系鸽。在超万羽参赛鸽的情况下,即使天气一般,也不可能连900公里及千公里也无一羽当日归!且司放当天,气候条件不恶劣。千公里当日归,也是赛鸽强国为之奋斗的赛项和目标。二战后,巴塞罗那大赛自1951年开赛以来,到1992年才圆了千公里当日归的梦(参赛20070羽,当天归6羽)。(《中华信鸽》评论员:“世纪之交的飞跃”;见1999年该刊第一期)而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飞出相当好成绩的,也不泛其例。如1960年巴赛适逢恶劣气候,在8217羽参赛鸽中,次日仅归24支(占0.3%)。而冠军“强曼号”还领先亚军达二小时之久。此次巴赛,被认为是欧洲鸽赛中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气候条件对信鸽确有巨大影响。这就是天公作不作美。但此次北京联翔,气候并不恶劣,如果我们育成了快速长程品系,因湖北不受泰沂山区影响,是可实现千公里当天归的。至少,900公里也应有一羽当天归。“戈登系曾创下连续九年960公里当日归巢的记录”,其一羽DOR85名鸽后代有16羽960公里当日归。如我们育成了这种快速品系,在上万羽参赛鸽中,在九百公里的空距上,不可能没有一羽当天归。
 
    
三、经验和教训
 
     
笔者以为, 此次联翔, 为今后的千公里竞翔、联翔、以至于千公里区域赛、国家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
                                      
      1
、必须在良好的赛线上举办千公里大赛。
 
     
我国的千公里良好赛线、千公里黄金赛线。只能出在我国三大平原。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是我国鸽界已达成的共识。笔者认为:如下已取得千公里当日归的赛线应持续举办下去:如沈阳春季放河北邯郸(当日归98羽);鞍山放孙吴(当日归199羽);哈尔滨放唐山(当日归65羽);辽阳放内蒙古大扬树(当日归14羽);青岛放湖北十堰(当日归90);北京放湖北襄樊(当日归68)(现改为春放湖北孝感秋放孝昌); 江苏放陕西临潼(800——1200公里,当日归超万羽);上海放河南三门峡(当日归10羽)。江苏鸽界前辈顾尔锴老先生曾预言:洛阳是上海千公里黄金赛线,“未来的千公里当天归巢有可能先在这里飞出”。1987年上海千公里改线放河南洛阳,空距930公里。那天一路顺风,当晚施小京的一羽浅雨点归巢。但当时竞赛规程规定的报到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7点。这羽浅雨点创下的新纪录却被一个不切实际的规程给毁了。(见991期《中华信鸽》第8页)就上海千公里竞翔,如放北方,放石家庄定比北京效果好(不受泰沂山区正阻,擦边而过)。年上海市信鸽协会在河南新安1000公里级竞翔(空距955.34公里),于5月18 日5时45分司放。参赛14036羽,当日归上传47羽。冠军于当日18时29分归。(空距:957.620公里)系黄浦区会员王强的黄眼绛雌夺冠。分速1252.7188米。而次日晨六时七分,500个名次即已报满。据悉:今年上海在河南新安千公里级竞翔,当日归有百羽左右。余下因声讯台关机而无法报到!足以说明,上海放西线较宜。也实现了顾老的对赛线的科学预见。总之,已取得当日归的千公里赛线不能丢。

 应当顺便提及的是:上述取得当日归好成绩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除选春季理想外,在司放当天大多早在6时左右开笼。而辽阳还提早到430分司放。今年上海提早在545分司放是明智的选择。而北京联翔,在7时而不提早司放。根据取得当日归好成绩的共同特点是:在良好气候条件下,司放当天,早些开笼是成功的经验。今年上海提早司放也说明了此点。

今年上海改线新安在春季实现当日归,充分说明了良好赛线是实现千公里当日归的必备条件。

  当然,笔者在此是从科学竞翔选择赛点、确定赛线而言。但信鸽竞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为迎奥运、庆奥运而放北京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认为:为更理想举办此类赛事(包括联翔),应在千公里当日归赛线上进行、应在实践证明的黄金赛线上举办。比如:江苏、上海单独在各自千公里当日归赛点、赛线上进行,参赛羽数也各超万羽,也颇为状观。千公里竞翔要的是赛绩。(为扩大参赛规模可将800、900公里也纳入参赛)如以追求声势浩大为出发点,羽数再多,赛线、时间不当,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是竞翔大忌。决不能犯忌。
  笔者认为:凡是有千公里当日归的赛线,都可以视为良好赛线,或称黄金赛线。在实现千公里当日归的赛线上,以后又能否实现当日归?就主要取决于气候、司放时间(天公是否作美)以及赛鸽本身。只要气候良好,在千公里当日归赛线上能否再出现当日归,就取决于赛鸽,而不是赛线的问题了。可以说,我国千公里当日归赛线,只能出在三大平原。而从北方大面积千公里当日归丰收的事实看,似乎北方占优。尤为突出的是,吴戈平先生在《大连信鸽第4次实现千公里当日归》提供的史料显示:北方千公里当日归,还创下了归巢率70%以上的奇迹。他在该文中说,大连集鸽577羽于2005514430分在黑龙江绥化市进行千公里竞翔,约600公里顺风,400公里逆风,下午355分第一羽归巢,分速1371.196米。前25名分速在1320米以上。当日报到242羽。而当天四时后,连100名都报不进。归巢的有的不去报。据初步估计当日归70—80%”。(2005年第4期《赛鸽天地》)这,显然创下了千公里当日归巢率的新高、创下了世界纪录和奇迹。
 
      2
、必须是在良好的气侯条件下司放。
   
     
赛线是死的。气候是活的。在相当规模的情况下(如联翔),应以取得赛绩为目标,争创高分速、创赛绩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司放时间、在良好的气候下司放,并能适时调整、科学决策就成了组织者的头等大事。这也就是倪源义通俗表达的;天时、地利、人和。张立民同志于1998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