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外籍鸽的分水岭
2000年以前,随住改革开放的大潮,外国鸽商为了开辟中国信鸽市场,确实投入了不少的精英鸽到大陆来,那时的外籍鸽确实是物有所值,只只精品(抑或是当时中国的赛鸽水平确实不高).2000年以后国内经济的飞速腾飞,也带动了赛鸽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中国成为继日本,中国台湾之后世界最大的信鸽消费国,应运而生了很多的信鸽经济人,中间商,低价进了大量的欧洲鸽子拿到国内兜售,崇洋媚外的"大脑袋们"纷纷解囊,只要是原环就有掏钱的.由于供不应求的原因,只要是挂的是外籍环带有血统书就不愁卖个好价钱(快了萝卜--不洗泥).近几年这种情况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拿脚环,鸽主开具血统书,在国内出幼鸽挂环的现象,(光检疫进口一道手续就省掉了600多元人民币).某业内人士讲,在国内卖鸽子太轻松了,看鸽子的少,看脚环和血统书的人多.就连先前搞的不错的外籍鸽拍卖会也变了味道,大量的连号鸽和鸽市的肉鸽没啥区别,挂个洋环胡乱填张血统书就可以身价百倍.还不包括为数不少的赝品充斥了整个市场.大凡去过欧洲的人一般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在国内经常见到或知道的所谓大铭家在欧洲充其量也就算做成功的信鸽商业经营者,货真价实的大腕一般是不卖鸽子的,不是朋友的话还真是一鸽难求.没有商业化的欧洲养鸽人的淳朴可见一斑. 逐渐贵族化的中国鸽界,动辄出手六位数字的大款是新兴职业化的航标.平民百姓赛鸽的上升空间何其狭小,东家捡窝蛋,西家掏窝仔也能飞好奖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真正的优秀赛鸽恰如凤毛麟角,已"中国化"的外国鸽商也早早学会了"卖猫"的伎俩.鸽界的去平民化,大有赶超台湾赛鸽博彩业的趋势. 鸽质急速下滑,鸽价却一路飙升---昭示了中国赛鸽的"跨世纪悲哀".
注:【分值200】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