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访安徽信鸽协会主席谷庆堂
“公生明,廉生威”安徽省信鸽协会印象 信鸽协会的工作难做,几乎是所有协会领导的共识,尤其随着近年来信鸽产业的发展,信鸽运动的商业化升级,各种利益的冲突比比皆是。作为信鸽行业的领导者,信鸽协会如何利用自己的行政职责来管理好协会,如何起到协会的作用来协调好这一庞大的群体组织?在安徽省鸽协,我们万里行采访小组听到这样一句话:“公生明,廉生威”。 走近安徽省信鸽协会,一边是典雅别致的徽派阁楼,一边是千姿百态的奇石怪雕,曲径通幽的石子小路,翰墨飘香的门庭画廊,安徽省信鸽协会如同隐士一般,掩藏在这粉墨相间的楼阁的一隅之内。协会所在地会设立在华东地区最大的花、鸟、鱼、古玩的裕丰花市文化街上,已然为它蒙上了一种灵动飘逸的色彩。而随后的采访,更让我们领略到协会领导与众不同的风采。 沿着楼梯蜿蜒而上,在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与门相对的穿衣镜,未见主人先见自己,镜子上潇洒飘逸的五个字,“欢迎您——鸽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进入屋内,趁主人倒茶之际,环顾四周,墙壁上挂着协会的规章制度细则,橱柜里奖杯,奖牌代表了以往的辉煌,从窗口向外望去,整个水墨山水般的文化街尽收眼底,颇有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落座,品茗而谈,开始了我们对安徽省信鸽协会的正式采访。 眼前坐着的两位领导,主席——谷庆堂,原安徽省体育局副局长,退休后出任省鸽协的主席;副秘书长—吴晓浦,谷会长的得力助手,可以说,安徽省在仅仅几年的时间内能从一个信鸽弱省一跃成为信鸽强省,协会领导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采访当中,两位负责人对协会的定义,对公棚的管理,对领导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念,让记者受益匪浅,相信也会为其他的地方协会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协会的定义是什么 协会的定义是什么?协会究竟该如何来工作?我们是不是可以收收会费,卖卖足环,然后拿着钱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对比赛敷衍了事,对会员应付了事?这样的协会是不是协会?挂一块牌子,公认的身份,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协会,但这样的协会在会员心中又能打多少分?一个协会如果心中没有信鸽事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只只抱怨工作不好搞,会员各色,却还占着协会的位子不走人,这样的协会也就没有盼望了,只有期待它换届时来个好人吧。 而当我们坐下与安徽省鸽会领导聊到全省信鸽基本档案时,这个成立于1985年的协会,当时仅百余会员,现已经拥有十七个市级信鸽协会,7000多名会员,而仅仅在2003年之前,全省会员也还仅有5000人,自谷庆堂接任主席后,为尽快壮大信鸽司养都的队伍,就定下目标:“在下一届换届选举之前(2008年),让安徽省会员增长50%。” 让会员增长50%,这不是作好一项赛事那么容易,要有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经过几年的长抓不懈,通过各市、区县鸽协的配合与努力,这一长远目标并没有成为空头支票,经过各个市会的跟踪调查和统计结果证明:全省会员确实每年在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 为了促使各地信鸽协会重视会员发展工作,省鸽协将此作为年终协会进步奖的主要评比项目,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与各协会的协同努力下,现在安徽省的会员已经由原来的5000扩充到现在的7000多人,到08年这个数字会变成9000甚至10000,让安徽真正成为一个信鸽大省,也许就是未来几年内的事情。 安徽省信鸽协会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公棚管理上,在全省统一使用168报道系统上,都攻克了信鸽竞翔工作的难题。之所以能在工作中看到成就,谷主席说这与一个完备的领导班子密不可分。这些年来,省信鸽协会一直非常注重自身的建设。现在省鸽会的工作都几乎都是在尽义务,各有各的工作,在鸽协只是用业余的时间,忙时请假也要把鸽会的工作撑起来,大家都有工作热情,也有做一个好鸽会的共识。但仅凭热情和共识还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 对于自己,要严格要求;对于鸽友,要亲和近人,协会的定义是什么?就是:协调、协商、协和。谷主席总结说,协会要起到领导的作用,对自己的工作要严格要求,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些地方协会认为协会只是聋子的耳朵——一个摆设,所以公棚,鸽友,俱乐部各自为战,摩擦,冲突自然不断,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领导,人家怎么还会把你当领导?!你还有何资格去协调这些矛盾?所以协会一定要把工作认真的作好,像我们开会一定要有会议记录,下次开会要有会议纪要,上次开会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不解决你就要给出个合理的解释,手机开会时一律关机,从主席和副主席做起,我们已经行成了一种会风。这样,在会上发牢骚的少了,提建议的多了,大家一心一意的为鸽友们做事,会员自然就会满意。 对于鸽友,做协会工作的人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亲近,让鸽友感受到来了鸽会谈问题提意见就像对自己人一样,只有如此才可能听到更多中肯的声音,才能更有利于协会的发展。 关于公棚的管理 “公棚的兴衰取决于公正与服务”,这是谷主席在2002—2003年的公棚会议上所讲的话。 “如何做到公正?赛鸽的人都清楚一件事,公棚赛的作弊由来已久,司空见惯,但在安徽省我们绝不姑息养奸,查出来一律禁赛,不论这个公棚背景有多广,势力有多大,不经过我们批准,鸽友就绝不会买他们的帐,我们多年来积累的威信是任何公棚无法企及的。而至于服务,我们更是注意到细枝末节,全省使用168寻呼报道,在全国来说,安徽是尚属首例 ;而为预防作弊的发生给鸽友一个公平的赛鸽环境,我们也不惜牺牲人力和精力,采取电脑录入与手抄录入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录入成绩,这是我们鸽协的一大特色;另一特色就是统一的报道时间,其他省份协会一般采取比赛后先在各市协会汇总成绩再分别向省协会汇总,这就增加了环节,而环节越多,漏洞也就越多,所以我们就只有一个汇总时间——省鸽协的时间,汇总不再经过市,减少了环节,也大大减少了作弊的可能性。 “公生明,廉生威”,吴副主席的一句引言,道出了安徽省鸽协领导的领导艺术。公棚不是害怕我们的威严而是害怕我们的廉洁。当作为裁判或省鸽会领导到公棚去监督监赛时,公棚为达到某些目的开始行使贿赂,有的送手机、送钱,还有的裁判一到公棚,别的都不做,先送宾馆后吃饭,然后到夜总会去娱乐,等到集鸽上笼时,裁判只要背手一站就行了,一切工作由公棚工作人员来完成,其中有多少可作弊的环节,都置之脑后。 安徽省自有公棚以来,前前后后开办的公棚也不下二十个,但经市场的洗礼,大浪淘沙之后,今年还存有9家。虽然现在安徽对于公棚的管理有了一些经验,在一些地区会议上,其他兄弟鸽协也要求我们介绍一些经验,但如实地说,我们也一样出过问题,我们最主要的经验也就是出了问题敢于处理他,不论组织公棚的是谁,什么样的背景和来头,出于对鸽友的负责,出于对公棚市场的负责,我们同样可以撤消他的比赛资格。正是因此,现在在安徽也不存在这样未经省信鸽协会批准也敢搞信鸽比赛的公棚,如果有人仅凭工商或其他渠道来开设公棚,并组织比赛,我们同样也会找上门去质问,并通报他是非正规的赛事,省鸽协也不会派裁判执裁,没有我们的裁判,鸽友也不会去交鸽子,在安徽已经形成了鸽友对协会的信任。 吴晓浦副秘书长说,为了在公棚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行使省鸽会的职责,这些年来,鸽协的人从未拿过公棚的一分钱,一份礼,因为我们知道,拿了一次,他即使做了一百次的弊我们都无脸去抓破它;而鸽友们不是服气我们的能力而是服气我们的公正,这样,鸽友才相信我们,动机不纯的公棚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谷庆堂和省鸽协主要领导 记者和安徽省鸽协领导在一起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