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鸽子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病原为蛔虫。虫体寄生于鸽的小肠,夺取营养物质,破坏肠壁细胞,影响肠的吸收消化功能,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导致鸽子发病,明显消瘦,消化功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长羽不良,严重的也可导致死亡。鸽子只有食入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才会患本病。饲料、饮水、保键砂、泥土、垫料被带有虫卵的粪便污染,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 各种日龄的鸽都可感染发病,幼鸽易受感染,尤其是与亲鸽隔离后的童鸽,对蛔虫更易感染,病情也较成鸽严重。成鸽的易感性较低,即使感染,病程也较长,只有虫体较多时,才会引起严重损伤以至死亡。维也纳生素A等营养成分不足和缺乏,会促进本病暴发,无症状的球虫感染鸽对蛔虫的易感性增强。 (1) 临床症状:本病症状的轻重与感染蛔虫的多少密切相关。轻度感染时无可见症 状,但实际上这些患鸽的生产性能已降低约10%了,严重感染时,鸽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食欲等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麻痹症状;时间较长时,病鸽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垂翅乏力,常呆立不动,黏膜苍白,表现便秘与拉稀交替,粪中有时还带有血或黏液。羽毛松乱,趾部浮肿。啄食羽毛或异物,除头颈外,体表的其他部分长羽不良,食欲不振,皮肤有痒感,有时还可出现抽搐及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信鸽则飞翔能力下降。剖检可见病鸽肠道苍白、肿胀,上段黏膜损伤,肠道内可见蛔虫成虫数量不等,严重时竟达几百条之多,阻塞整个肠管,严重损害肠道机能的恢复。因此,定期驱虫控制感染极为重要。 (2) 防治措施:防治本病主要应注意搞好平时鸽舍的清洁卫生,尤其要及时清除粪 便,要求1-3天清粪一次,并尽量避免鸽与粪便接触,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