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应超越目前的特比环赛
协会应超越目前的特比环赛 赛鸽运动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变换侧重点。历史上那些老国血力博中长距离和超远程,不死必归、成绩显著,令世人刮目相看,那不是为钱,乐在其中。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飞速猛进,使赛鸽运动也随着经济大潮的急剧升温出现了热激化。短、平、快热得发紫,那是为钱寻找刺激。 特别是公棚遍地林立,数量棚棚爆满,可真热闹了一阵子。随着各种作弊和弄虚作假的乱象丛生,我行我素,五花八门现象的邹然出现,公棚热有所降温。接撞而来的各地特比环又成了抢手货,而且价格不断飙升,从五十元、一百元到千元。真是越玩越心跳,越赛越刺激! 但是,目前特比环设置的都是五百公里距离以内的鸽子,一是需要好的种气,速度要快,二是需要很好的养功,体质要好,甚至还得给些药物刺激提提速度。 这些高档式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赢的对象一是必须要有钱,才能购买优秀的、超人的种鸽和贵重的药物,二是要有时间精心饲养、专业摆弄、调整参赛状态。 这样无形中就成了一些贵族层的赛鸽运动,使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鸽友和一些工薪族鸽友就基本被拒之门外。因为购买好的种鸽没有钱,想精心饲养不但饲料跟不上,而且没有空余的时间,更谈不上购买昂贵的药品来调节和补养了。看到协会都买特比环时,自己脑子一热也想跟着撞一撞,结果是一年两年过去了就是不见成绩,年年给人家做菜,季季给人家过生。时间一长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干脆拜拜。 目前这种对特比环望尘莫及的鸽友大有人在,主要是一些工薪族,经济条件不太好,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管理。其实这些鸽友的棚里并不是没有好血统的鸽子,他们的鸽子只是因为平时都是粗放型管理,并缺乏临阵调养,很有耐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速度上不去,就差那么一点点,老是跟在人家鸽子后面当垫背进不了奖,偶尔,遇到恶略天气也能碰上一两个小奖,最终还是亏本。 这里我有个不全面的调查,这两年发现特比环价格确实上去了,售环数量也确实多了,但是,购买环的人数却增加不多。增加的数量还是增加到那些大户了。那些善于打远距离的平民鸽友参加的少了,只是跟着协会打打普赛和七百或者一千,甚至更远距离的赛事。 去年我观察有两个公棚,因为第一年举办,饲养管理经验不足,特别在防疫方面缺乏技术,在夏秋之交,酷暑炎热之时鸽子伤亡率比较高时,发现这些死亡和患病鸽子中大户名家的占多数。更离奇的是到了决赛之后,平时那些不冷不热,不被人们注意的鸽友却获得了好名次,而那些大户名家的鸽子却伤的伤、亡的亡不见榜首。 另外,每年赛季,当协会在活跃、热闹非凡的三百、五百公里赛事之后,进入七百、一千或者远程及超远程时,一些初始按兵不动,坐山观斗的所谓的平民鸽友,这时就开始活跃起来,而那些大户名家好多都开始沙场收兵、偃旗息鼓。 由于七百以上远程及超远程参赛数量较少,运输费用又高,协会和鸽友们积极性都有些低落,奖金更是少的可怜,多种消极因素致使这些赛项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谷状态。 生活中回忆我们年轻时的同龄人,如同学中,在学校体育锻炼时也好,或者外出活动也好,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在各个方面都赶不上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特别是体力。工作中也同样,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事就是怕吃苦,处处表现得娇气十足、经不起风吹浪打。而一些出身贫穷的同事吃苦耐劳,能吃能喝、能文能武,始终充满朝气。 为此,笔者认为各级协会,特别是具体操办赛事的协会,是否能考虑在特比环赛事上再超越一步,不能老是停留在五百公里的圈子内。譬如七百、一千甚至更远距离的赛事,都可以设置一些特比环。必要的话,有关部门可以适当补贴一些。协会也可以将自己在其它赛事上赚到的钱往这上面倾斜一些。 这样一是可以照顾那些粗放型管理的养鸽户,也就是工薪族和低收入养鸽户,为他们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赛事平台,对他们也来点经济刺激。他们虽然鸽子基础不错,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速度上不去,但鸽子很有耐力,稳定性很好。二是侧重这样的举措也是为恢复和推动我国具有历史传统和地理优势的远程及超远程赛事的再发展,这应该是对赛鸽文化的又一贡献! 个人意见,敬请批评!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