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艺术汉字联想到鸽子血统 日前,在一个网上看到一个汉字艺术家把一些汉字很巧妙的艺术加工化,假若不是有他的注释,你就很难分辨出他到底还是不是汉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延续下来的文化工具,有了她们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历史记载离不开她们,社会发展离不开她们,汉字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由那些文化人一点一滴的逐渐完善、完美,撇是撇,捺是捺,横竖分明,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后来有了书法家,他们玩笔弄舞,随心所画,不管有多大风采,不管有多大艺术魅力,各家各有特色,上千元、上万元一幅字画,越名人越贵重,名则卖字,实在卖人,只是好多人欣赏不了,数万元买来一张字画,使你认不出个之乎者也来。 如今,改革开放了,经济大潮滚滚而来,金钱膨胀了一切,特别是膨胀了人们的大脑。一些聪明人点子多多,不光在各种生意场上经商赚钱,而且想着法子在汉字上做文章。把本来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汉字艺术得四不像,说驴是驴,说马像马,从而赚得不少钱。 这里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鸽子的血统。几十年来由西方国家输送到我们国家的那些名鸽名系,你转他,他转他历经多家,从颜色上看不外乎那么几种,瓦灰、雨点、石板、红伦,灰白条、麒麟花。可是,为了那些人民币,今天说詹森,明天说杨阿腾,体小身长了就说是国血,什么血统飞得好就充什么血统,什么桑杰士、灰布里士能沾的就沾,能染的就染。 也不否认有些真正的血统就在身边,但是,又有几个真正的高手能够分辨出来呢?我亲眼目睹有一个周边认为不错的高手,一羽鸽子,相隔半年时间他能够认定为两个血统。棚里一只不明不白的天落鸟,只要子代能够飞出个冠军,父母亲就飞黄腾达了,一夜之间名血名鸽的皇帽子就很快给戴上了,七姑姑、八大姨都是它的家族,所有的成绩也都是他们家族功勋。 说实话,一个笼子里的有十几羽鸽子,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能够确切的给定上位是什么血统的确实不容易,只有经鸽主人介绍了别人才能够弄明白。这里也不否认,有些鸽主人买人家鸽子时就是糊涂棋,人家说啥就是啥,甚至卖家也没有弄准确他买时是什么血统。从这一点说起,鸽子血统与那些艺术汉字有没有像似之处呢?谁写的谁懂,谁养的谁知道呢? 下面是一些艺术汉字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