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归巢率原因有四
张一望
上海信鸽,在继十一年前放飞新疆哈密,空距2788公里(GPS测距)之后,今年再度延伸赛程,放出天山脚下的鄯善,空距3035公里,向更远更难的极限挑战。上期《上海信鸽》杂志载文"三十六‘勇士'征服死亡之旅",成为英雄、荣归故里,可喜可贺。这则报导也宣告了一场举世瞩目又引以自豪的超极限大赛获得成功,意义非凡。但是归巢率太低,给人们留下一丝遗憾。36羽归巢鸽占放飞总数的0.8%,尽管报到有效期后又有4羽归巢,充其量也不过0.88%,不足1%,比起哈密归巢率3.65%来显得太过悬殊。按说现在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司放时气温适宜,又逢西北顺风,归巢率反差如此之大,出入意料。其原因是什么?值得研究分析。
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鸽友一起探讨。
一、扩延沙漠赛程:赛鸽放至哈密已称极限,又在沙漠里延远二百多公里非同小可,极大地增加赛鸽归巢难度。如果说哈密到达清水堡空距648公里,赛鸽飞得快一天可达,其中6-8%有回归希望;而鄯善到清水堡空距895公里,再快当日也难以抵达。只能停留在春风不度的大漠之中,回归的希望十分渺茫。据知,在放飞当日酒泉地区就有人抓到鸽子。酒泉在大漠之中,在有人家的地方有蓄水池,疲劳的赛鸽去吃水,很容易被入捕获,断了回家之路。由此可知,延长沙漠赛程,增大回归危险,是造成归巢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偏离回归通道:如果说哈密往东南基本对正河西走廊,鄯善在哈密西南,大约南移150公里左右,已经偏离回归通道,飞行中又受西北风往南压移,非到阿尔金山脉不可,难找归家之路,即使鸽子知道此路不通往北绕道拖延了在沙漠里飞行时间。一羽脱水的鸽子又在缺氧的高原飞行,难成回归希望。
三、缺乏艰苦训练:挑战极限,本身既艰苦又危险。现代信鸽注重快速,吃住条件讲究优越,不见往日的艰苦生活,鸽子的吃苦耐劳能力减退,到了极其艰苦环境很准适应,维持生命,争取回归。尽管放飞总数不少,其中真正能吃苦适合向极限挑战的鸽子不会很多,这是使归巢率降低的又一原因。
四、血缘太近退化:钟爱超远程赛的鸽人,为了稳固超远程血统,保持超远程赛绩,养鸽观念比较保守,坚持近亲配对,还血再还血,血缘太近导致退化。在鄯善赛名次榜上,超远程养鸽老手姓名榜上少见、大概与赛鸽血统不纯有关系。据前三名的鸽主介绍:他们都是新人、获奖鸽都是杂交鸽。这对超远程老手是--个很好启示。
鄯善放飞成功应该肯定,但找找归巢率 低下原因,从中吸取一点什么为了今后,不无好处。以上分析未必妥当还望鸽友共来探讨,同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