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有放鸽的自然条件
马仁俊
摘自中华信鸽杂志
随着上海市信鸽放飞疏勒河的成功,广大会员自然地把眼光投向遥远的哈密。今年市鸽会顺应会员的向往,决定放飞哈密,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广大会员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对此,也有些鸽友抱有种种疑虑。有的认为上海信鸽放飞哈密是不会成功的。理由之一就是哈密自然条件差。据讲哈密一带是"四无"地区,即无食、无水、无烟、无田,信鸽到那里不要说是竞翔,就是求生存也希望渺茫。因此,上海信鸽能不能放飞哈密,除了信鸽本身素质外,弄清楚这条赛线上的自然条件,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去年7月,我有机多次出差去哈密,对哈密至陇西一段的经路,选了若干点作了实地调查,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的调查是从哈密旁边的一个小车站开始的。小站的名字叫红旗村,就在这个地方,我首先看到的是停留在铁路边的3羽鸽子,毛色呈暗灰,二老一小,正在寻食吃,见到它们我很高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还不知道这3羽鸽子是家鸽还是野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能在这里生存下来,那么我们放飞的信鸽亦能生存下来。为了进一步取得查证,我试图抓住这3羽鸽。一位车站职工用石子砸,竟然砸中了一羽小鸽。我抓在手里看时,好像是出巢不久的幼鸽。我摸它的嗉子很心饱满,我解剖了这羽小鸽,发现嗉子内有哈密瓜子,米饭、草籽,还有像红花籽这一类的东西。
离开红旗村,地形全是戈壁滩的景色,黄色一片,但有的地方也有小树林,还有分散居住的人家,看他们的装饰象牧民,在住人的地方都有水井,尽管井很小,但确实有水可用。
我选的第二调查点是叫烟墩的一个小地方。在一间房子上看到了4羽鸽子。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又看到了一群鸽子,大约有l0多羽。从毛色上看,好似野鸽。据当地人告诉,这是从天山脚下飞来的,6、7)1份以后天山那边水是不成问题的,这些鸽子正是从那里饮水归来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接下来我定的调查点是山口。在那里我亲眼见了一头死去的骆驼,乌鸦飞上飞下在争吃驼肉。在离这不远的地方,还停着5羽野鸽子,毛色呈淡灰色,看样子也是在寻食。我想靠近它们加以仔细观察,但没成功,它们发现了我飞走了。这样我只得去第4个调查点思甜。
思甜是一个五等小站,在那里我看见了3羽家鸽。我与养鸽人进行暂短的交谈,得知在这里养鸽有食有水,特别是这个季节食与水是没问题的。
告别了思甜养鸽人,我到了河西站。在那里约15公尺处我发现了一羽大灰,在吃一种草籽,它吃得很安然。等我走近它的时候它才展翅飞去,飞得很低,看上去体质很好,脚上还有脚圈。鸽子飞走卮,我观察了这一草籽。这草籽样子象太阳花,体略大,肉质很厚实,茎杆里注了水,好似一个固体的水源。借问火车司机后,才知道这是跳骚草。他对我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有人就吃这种草籽,度过饥荒的,我们这里的野鸟包括野鸽就靠这种草籽生活"。 。
经过疏勒河我到了清水。这是一个较大的车站,我看到了二个人家养了9羽草鸽:我们攀谈起来,他告诉我:"87年他曾经抓住过两羽鸽子,翅膀上还有图章,抓住的时候我把翅膀剪了,后来还是逃了"。我问:"你给鸽子吃什么。"他给我看原来是麦,他告诉我说,"除了麦,这里还出产其他杂粮。"我问:"这里有水吗?",他告诉我们:"附近都建有水库,7月份祁连山雪水流下正好被水库接住,这祁连山还有不少动物,黑熊、马、骆驼、野羊、雪鸡等,87年还发现过豹子,植物也多,主要是雪莲,没有水它们怎么生存?祁连山对面是北山,祁连山和北山相峙而立,中间宽约200公里,这就是河西走廊。
沿廊往前走就到了武威了,在山下我看到许多农作物,老乡说出产有麦子、玉米。看来武威地方是人少地多。过了武威就到了陇西,这里的情景比起武威地方要好多了,粮食都在山上,当地人说出产有小麦、玉米、豆等,山川中有清水流出,7月份正是当地人收割粮食的季节。
从哈密到陇西空距大约有1000多公里,在这千公里的路上我选了近10个调查点,约有百公里设一点。据我调查证明,哈密的自然条件是好的,食、水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这是沿铁路线而言的,但至少不象有些会员所言那么可怕。张顺奎同志曾和我谈起过:90年上海放飞天水空距1510公里,归巢近5000羽加上三门峡l000公里归巢的,信鸽羽数更为可观,广大会员都想放哈密。他分析说:如果天气好,归巢率不会低,江苏也有鸽子从哈密归巢嘛。
以上调查是沿铁路线,上海到哈密车站路程是3524公里。 (马国栋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