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老话题拾遗:第七十四段 ;探讨信鸽体内寄生虫—蛔虫

时间:2013-10-27  来源:  作者:   发布人:admin  
分享到:

                        老话题拾遗:第七十四段;探讨信鸽体内寄生虫-蛔虫
                                    探讨信鸽体内寄生虫-蛔虫
  鸽子的疾病体上可分传染、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其中,以传染病危害性最大,寄生虫病次之。对鸽病要严加防患于未然。
  要使鸽子不生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鸽病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和不懂得鸽病知识,或者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现谈有关蛔虫病的防治。
  信鸽体内寄生虫-蛔虫生活简单,属直接发育型。感染性虫卵在易宿主的前胃或十二指肠中孵化。早期幼虫孵化后,在前9天中,幼虫游离生活在十二指肠后部的肠腔内,以后钻进粘膜,引进出血。到第17至18天时,又重  新返回十二指肠腔,直至发育成熟。从蚕食感染性虫卵到性成熟,大约是在50天之内。
感染蛔虫的鸽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是,宿主体重减轻,而这与寄生虫蛔虫体的数量多少相关。宿主的营养状况也是重要的,每日饲喂蛋白质水平高的比水平低的患鸽体重下降较大。严重感染时可能发生肠阻塞。信鸽体内寄生虫大量蛔虫时,可出现失血,血糖减低,尿酸盐增加,胸腺萎缩,使生长受阻,死亡率增大。
最近,解剖了两羽病鸽,经计数分别达300条和248条,虫子几乎充满了全部小肠,隔肠衣能隐约看到蛔虫的轮廊。雌虫最长的40毫米,直径1.3毫米;雄虫最长的30毫米,直径1毫米。虫体呈黄白略代红色,有透明感。雌虫白日产卵1至1.2万个,一生中产卵多达1千万个。3个月龄的幼鸽最易感染蛔虫。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见,但蛔虫的移行能引起肠壁损伤,造成不显著的生长迟缓。重度感染鸽,面颊呈灰白色,贫血,生长停滞,明显消瘦,甚至失去性欲,产蛋停止和拉稀。蛔虫排出的代谢物,能使鸽表现麻痹等中毒症状。
  预防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如发现信鸽有蛔虫,应立即进行药物性治疗,驱除病原。定期检查粪便,及每个赛季结束时,要对鸽子进行一次驱虫。
  治蛔虫的药物有1派哗嗪,8克,加水4升,连饮60小时。2驱蛔灵,每日每鸽一次,口服1/4~1片。3驱虫灵(上海益盛信鸽有限公司生产),每羽一粒,七天后再用一粒。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