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情引路 艰辛夺冠
师情引路 艰辛夺冠 靳增玉 摘自<翱翔杂志98年第4期> 在我很小时候,每当远望蓝天不时飞过的带鸽哨信鸽,就会撩起我无限的遐想:我何时能拥有自己的鸽子?何时让自己的鸽子也翱翔蓝天?记得十六岁那年,我在一熟人处买到了几只观赏鸽,于是悉心喂养,视为珍宝,渐渐地由衷地喜欢了上这种小生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自己养鸽的兴趣也与日具增。一九九四年,我在安阳市鸽市上买回几只自认为是信鸽的鸽子,精心喂养数月后,在一次100公里放飞后却齐刷刷全部丢完,一只也不曾回来。当时我那种懊悔的心情真是难以用文字表达,我真想从此洗手不干,今生今世再也不染指鸽子了。 在我万般无奈、思想波动很大的紧要关头,一九九五年初,我的一位鸽友来到我家里,对我的情绪进行了疏导,使我重新树立了养鸽的信心,这位鸽友还向我推荐了一位南京市养鸽老手丁钰生同志。 一九九五年三月,在这风和日丽的暖暖春日,我和鸽友一同登上南下的火车。 去南京市拜访丁钰生老师。一踏进丁老师寓所,经鸽友引荐,我和丁老师的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我望着丁老师那慈祥的面孔,听着老师那真诚的欢迎话语,我们真有点儿受宠若惊了!宾主落座后,略为寒喧,即到位于六楼平台上的丁老师鸽棚、鸽舍结构美观实用,饲养着100多羽,其中种鸽就达50多羽,真使我大开了眼界;我想:丁老师饲养这么多鸽子,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心血和精力啊!我不禁对丁老师肃然起敬,老师对养鸽的挚着追求,全身心地投人,真使我这名养鸽小学生敬佩万分。参观过程中,丁老师一一向我们讲解养鸽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时回答我们的疑问。他那平易近人,毫无名人架子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丁老师还将其获奖信鸽的秉性特征及获奖经过等向我们逐个介绍,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养鸽专题课。 从鸽棚出来,我们来到位于鸽棚旁边的平房,我们又交谈了养鸽中的处世之道。我向丁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养鸽历史及目前所处的环境等。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过去了,在丁老师全家的邀请下,我们留下来在老师家共进午餐。午饭之间,我将埋藏在心底好久的想法大胆地向丁老师道出:恳求丁老师收下我这名徒弟,丁老师踌躇片刻,欣然同意收下我这名弟子。我当即欢喜若狂,马上向师傅行了拜师大礼。丁老师对我语重心长的说:小靳啊!养鸽,首先要讲人品、重鸽德,同时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结合自己数十年养鸽生涯教育我养鸽要勤奋、好学,不要走捷径,要尽快将赛绩搞上去。最后,丁老师将自己心爱爱的两只鸽送给我,嘱我回去好好喂养。 南京一别后,我与丁老师从此书信不断,我订阅了(翱翔)、{中华信鸽}杂志,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重视了自己道德修养。另外,和其他鸽友经常聚会,彼此倾谈养鸽体会,互相交流经验,气氛融洽其乐融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丁老师悉心栽培下,在鸽友们的无私帮助下,本人的养鸽水平也得到了一些进展,名次荣誉也接踵而来,98年4月初,我用丁老师送给的信鸽参加安钢鸽赛,取得了300公里和500公里双夺冠的本人最佳成绩。赛后,我马上向丁老师报喜,丁老师获此消息后也非常高兴,他勉励我戒骄戒躁,再接再励,争取赛绩更上一层楼。并在电话中说.再送我两只鸽。四月廿九日,我又赴南京拜见了我的丁老师,再一次受到老师一家人的热情款待、并在丁老师家中和北京的鸽友相见,北京的鸽友说,他用丁老师信鸽飞的也不错,特来致谢!我随后到老师的鸽棚里,老师让我挑了两只信鸽,我当即很受感动,不知说什么好!回安阳后,我又参加安阳市信鸽700公里大赛,获第二名。 万分感激您,丁老师!感谢您无私地向我传授技艺,更感谢您教我明白做人与养鸽的道理,所有这一切,才取得了今天这一点小小的成绩。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