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感受中国名血

时间:2009-04-14  来源:  作者:   发布人:hxgy586  
分享到:

     07年的秋季赛令许多鸽友难以忘怀,恶劣多变的天气使得无数名血"落马"。古人云:时世造英雄。无论是公碰比赛还是地方协会、俱乐部的比赛,血统中掺有中国本土鸽系的赛鸽却斩获颇丰;一时间名不见经传的'土老冒'突然成为鸽友议论的焦点。

    中国几十年前引进、培育、改良的诸多优良血统鸽所成就的中国本土鸽系,因为不符合当今的短程、高速幼鸽赛赛事的需要,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什么被人讥讽为'老土'的国血鸽如今又重新赛场扬名?

    中国的国血其实也源于欧洲。经过多年不断适应中国的国情已经定型为吃苦耐劳善于飞恶劣天气的本土鸽。因为不同的血统构成和不同鸽友定向的培育,形成了李鸟、西翁(赛阳)、飞轮、吴淞等不同的品系。事过境迁,这些名血的造就者多数已经作古,被誉为"国粹"的国血鸽大部分散落四方,惟独丁培新老前辈的飞轮系仍然完好无损的保留在飞轮系传人丁自涌先生手里。

    丁自涌先生自幼跟随父亲养鸽,早年受到鸽界诸多前辈的耳濡目染,加之自己创办的飞轮摄影工作室接触了国内很多优秀获奖鸽,其鉴鸽功力早已名闻海内。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作为国血鸽系爱好着的我有缘拜访了飞轮系的唯一传人丁自涌先生。

    丁先生居室的显著位置摆放着去刚世不久的丁培新老先生遗照。出于对已故前辈的景仰,笔者一行人在丁老遗照前行礼致敬,以表达鸽界后辈对前辈尊敬。

    丁自涌先生因为旧宅拆迁,新居无法养鸽,所以一棚飞轮系后裔寄养在朋友处。当谈到飞轮系的功勋鸽哈密6名因为丁培新老先生仙去郁郁寡欢,在丁老"头七"之日突然无疾而终,按照丁老生前的嘱托,丁自涌先生把老人家生前最喜欢的这只鸽子遗体焚化后骨灰装瓶摆放在老人家骨灰旁。大家的眼睛感到酸涩,沉默中深深感受到鸽子和主人之间的一种真挚难舍的深情。

    飞轮系另外一只功勋鸽哈密20名因为20岁高龄,丁先生把它单独饲养在家中,为了不让它感到孤单,还特意挑选了一只雌鸽陪伴在它身边。这只飞轮系雄鸽英雄随老可是精神仍存,坚实的骨架、沉稳厚实的眼砂、顽强不屈的表情仍然保持着当年哈密一战成名时的气魄!

    从丁先生家出来后,我忽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这些中国本土鸽系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国血",完全是因为它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永不屈服的精神正是几千年来国人精神的体现,从赛鸽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是每一个鸽友最为欣慰的事,也是人们尊重"国血"的真正原因。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