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举办春棚还是优势多(图)

时间:2015-05-08  来源:  作者:   发布人:admin  
分享到:

    信鸽公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林立,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举办的秋棚比赛,举办春棚比赛的寥寥无几,有些省份还是空白。就河南来讲,二十多家秋棚,仅有三家春棚。前些年有三四个春棚,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倒闭关门。但是,只要稍微留心一些,虽然几个春棚倒闭关门了,要与倒闭关门的秋棚相比较,春棚倒闭的数量还是比倒闭关门的秋棚数量少得多。不过,从秋棚和春棚存在的数量相比,也能看出春棚确实比较难办,绝大多数老板都不愿意举办春棚。

    走访一些公棚老板和教练,大家都普遍认为春棚管理周期较长,不好饲养,在采访一个春棚的教练时他是这样讲的:一是春棚比起秋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因素就是管理周期漫长,不但要度过艰难的七八九三个月高温期、传染病的高发期,而且还要经过寒冷的冬季。因为周期比较长,十月份以后进棚的晚生鸽鸽龄小,抵抗能力差,一旦管理不到位它们就要出问题。

    二是由于饲养管理周期比较长,到了春节之后相当一部分选送比较早的鸽子就要发情配对,一旦配住对它们就很容易在野外筑巢孵蛋,这就造成训放和家飞乃至比赛丢失率比较高。

    总之,大家都认为春棚难办,有些甚至正在举办的春棚还想改为秋棚。笔者是这样认识的,举办春棚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优势也是很多的。

    一是鸽源丰富。因为鸽友们在每年五月份甚至六月份以前培育的幼鸽,除了佩戴本地特比环之外,其它的一般都选送了秋棚。然而,从六月份之后,一般鸽友都不会让种鸽休息着,看着这一对不错,看着那一对也很优秀,心里总是痒痒地想让它们再孵一些幼鸽。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鸽友们棚里的幼鸽剩余比较多,也就心里痒痒的,开始往春棚里送。

    从六月份开始一直到十一月甚至十二月份都有幼鸽往公棚里送,再加上有些公棚章程中加上一项幼鸽大奖赛,那就更吸引鸽友们的眼球了。这就造成春棚不但不愁鸽源,而且大部分还都爆满。不像秋棚僧多粥少,大部分都吃不饱。这应该是最大的优势之一。

    二是春棚难养难赛广大鸽友们相对比较理解。春棚难养难赛已被广大鸽友们公认,在鸽界都比较认可。正因为如此,只要公棚坚守"三公",不作弊,不开小灶,不开小笼,训放到位,比赛不缩水,饲养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化的模式,真正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即使有一些不足地方,只要不是出于道德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过失,鸽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能够理解和谅解的!珠穆朗玛峰都知道难爬,你爬上去了就是英雄,人们都会崇敬您!

    三是春棚少,训放比赛鸽子不容易出现相撞现象。每年秋季,全国几百家公棚加上那么多协会,都想选定一个好的天气来训放或者比赛鸽子,结果就出现了在一个地区有多家公棚或者协会从东西南北中多个方向放飞鸽子,天空中有时出现几万羽赛鸽错综复杂的交叉飞行。相撞的鸽群使一些没有经过大风大浪锻炼的幼鸽,一遇到这种复杂的局面,很容易迷失方向丢失,流落他乡。但是,春季由于公棚比较少,在天空出现秋季那种错综复杂的飞行情况基本没有。

    四是春季雾霾天气比较少。大家都知道,每年到了秋季,正是收割的季节,农民们又种又收,农村燃烧秸秆的比较多。加上深秋初冬,秋雨连绵,空气中湿度比较大,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信鸽比赛很难找到一个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所以,春季放飞相对还是好的天气比较多。

    鉴于上述这些优势,希望开办春棚的老板们只要坚守"三公",坚守良心和道德的底线,与时俱进,持之以恒,扑下身子,开拓进取,坚持用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操作,坚信举办好春棚绝对比攀爬珠穆朗玛峰要容易得多!

    谢谢大家,谢谢那些坚持举办春棚的老板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