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王大姐巧治鸽妈妈“不育”症

时间:2013-03-26  来源:  作者:   发布人:admin  
分享到:

 

    薛凤琼是高阳镇青术村四组人,勤劳朴实,精明能干,有一手养鸽的绝活,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她"薛大姐"。 

    返乡养鸽

    薛凤琼原在广东打工,看见一养鸽场效益好,就萌发了返乡养鸽的念头。2010年底,她拿出3万元积蓄,从该养鸽场买了200对种鸽回家,开始饲养。

    鸽子的品种为"美国白羽王鸽",繁殖能力很强,市场前景看好。

    起初,她在自家楼顶上饲养。后来,觉得地势太窄,没法扩大规模,就寻思着换地方。

    于是,她在本组流转了6亩多的撂荒地,建设标准化鸽舍。

    总投资30万元,建设鸽舍4幢,可养鸽8000对,孵化器、饲水器等设备一应俱全。

 

    "弱肉强食"

    薛凤琼养鸽很细心,一天到晚都在鸽舍,生怕鸽子有个"三病两痛"。

    鸽子也挺会报恩,没过多久就开始下蛋。

    看着一个个鸽蛋,薛凤琼很是高兴,直叹"幸福来得太突然"。

    鸽蛋是用来孵化幼鸽的。看着种鸽天天守护着鸽蛋,薛凤琼就期待着鸽宝宝出生。

    如薛凤琼所愿,没过多久,养鸽场迎来生育高峰,且大多数种鸽都是生的"双胞胎"。

    不过,这些"双胞胎"出生的时间相隔较长,一般都是四五天。

    问题来了。"鸽哥哥"、"鸽姐姐"一点也不谦让,总是争"奶"吃。

    "鸽乳是从种鸽的腹中呕出来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周,可这一周关系着幼鸽是否能健康生长。"薛凤琼说,没有什么好办

    法来平衡幼鸽的营养,只能看其自生的"造化"。

    可这样的结果是:"鸽弟弟"、"鸽妹妹"营养不良,不少夭折。

    "保证不了成活率,就赚不到钱。"薛凤琼很郁闷。"种鸽不育"

    幼鸽的大小不一,主要是种鸽下蛋有先有后。

    薛凤琼说,种鸽一般是一个月下一"窝",每"窝"有两个蛋。不过,第一个蛋

    下后,要隔一天才下第二个。这就导致了幼鸽有大有小。

    为了让幼鸽"般般大",薛凤琼想出一个"妙招":"偷蛋",就是把种鸽下的第一个蛋"偷"走,待第二个蛋下后,再把第一个蛋放回去,这样孵化就同步了。

    事情也进行得顺利,第一个蛋顺利"偷"走了,种鸽也没四处找蛋,一切正常。

    薛凤琼一阵窃喜。待第二个蛋下后,她开始还蛋。

    "蛋是还回去了,可种鸽也'醒'了,不再孵化幼鸽"。薛凤琼说,"有蛋不孵"让她"很受伤"。以假乱真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薛凤琼便上网查询资料,找其他养鸽户请教,结果真的还有一个妙招。

    就是"骗鸽没商量"----用塑料制作 的假蛋来替换鸽子下的真蛋。

    "种鸽下了第一个蛋后,我就把假蛋放进去,拿走真蛋,待第二个蛋下了后,我就把第一个真蛋还回去,取出假蛋。"薛凤琼说,这招还真管用,种鸽再也不拒绝了,而是乖乖地孵化。

    幼鸽一样大了,"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成活率大大提高,养鸽场的效益就得到了保证。

    目前,薛凤琼的种鸽养殖规模达到了2000对,去年出栏肉鸽5万余只,年收入10余万元。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