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夏天,恬淡而舒适。
6月8日,追寻着鸽子"咕咕"的叫声,记者来到位于东风镇元木村邓家水井的元兴肉鸽养殖场。临近养鸽场,鸽子"咕、咕、咕"的叫声和翅膀拍打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走近鸽棚一看,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上万只鸽子不停地在鸽笼里飞舞嬉戏,让人置身于鸽子的海洋。
从"盗采人"到"养鸽人"
看到记者来了,肉养鸽场的主人刘永辉兴奋地跑了过来,一边领我们参观养鸽基地,一边介绍他的养鸽经验:"想养好鸽子,要优选种鸽、做好鸽病的防治。要精心饲养,做到热爱鸽子......"说起养鸽子,刘永辉兴奋不已,如数家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鸽舍十分整洁,背靠青山,环境优美。一群群鸽子或扑腾翅膀嬉戏,或忙着哺育刚孵化的雏鸽,或闲庭信步,一派和谐自在的景象。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养鸽专家",也许没人能相信,他几年前还是参与私挖滥采的采煤人。
东风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里私挖滥采猖獗到了极点,几年前,几乎出现人人盗采的"繁荣"景象,整个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想当年,我们这儿只要是劳动力都挖煤的" ,谈起过去自挖盗采的经历,今年41岁的刘永辉告诉我们,他小学还未毕业,17岁就加入了挖煤的队伍,帮过人,自己也单干过,还搞过非法运输。后来成家了,仅靠家里一亩多地要养活全家6口人,为了生计,也难找到出路,还是长期靠挖煤过日子。
2008年,我县重拳出击,东风的私挖滥采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度靠挖煤为生的老百姓何去何从?政府开始引导群众走产业转型之路。也正是这时,刘永辉开始了深深的思考,感觉到私挖滥采再也行不通了,同时也意识到非法开采给家乡带来的严重后果。
2009年初,通过一番思考,刘永辉有了搞特色养殖的梦想,开始在网上查询了全国有特色种养殖的厂家。于是,敢想敢干的刘永辉只身到了广州、广西、重庆、昆明等地考察。"我先后考察过养蛇、养兔、养鸽。蛇的死亡率达50%,兔子抗病能力差,鸽子抗病能力强,死亡率低。通过反复比较,我觉得养鸽子比较切合实际,于是交了7000元在广州一家大型养鸽场学习养殖技术。"通过考察学习,刘永辉开始了自己的"养鸽梦"。
2010年3月,刘永辉毅然拿出了仅存的8万元前到广州引进"美国白羽王"和"银羽王"1000多羽。"在运输过程中死了400多只。由于环境、气候不适应,运到厂里接着死了300多只。"刘永辉告诉我们,还没让鸽子们"安下家",他已经损失了7万多元,团邻四舍,亲朋好友笑话他,问他是不是傻了,说他什么也不懂就想养鸽子,简直是饿老鹰想吃天鹅肉。但刘永辉没有气馁,还是借来了资金修建了厂房,精心的呵护仅剩的鸽子。
慢慢的,养鸽场的鸽子一天比一天多,原本冷清的养鸽场慢慢的热闹了起来。也正在这时,东风镇政府为了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专门拿出2.2万元资金支持他。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刘永辉更是信心百倍,他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扩大规模。
如今,刘永辉有了自己的养鸽厂,有了生产厂房、仓库、种鸽培植室、办公室、值班室、药品室,鸽子从当初的100多羽发展到现在的10000多羽。还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吸引了20多家农户加入合作社。
刘永辉告诉我们,整个养鸽场每天可产80枚鸽蛋,孵化出60只幼鸽。无精蛋是很好的营养品和天然美容品,每天有20枚左右是无精蛋可以按4元一枚卖出去,相当于1斤鸡蛋的价格。
"门外汉"晋升 "土专家"
随着养鸽场不断发展壮大,善于思考的刘永辉有了大胆创新的想法。刘永辉告诉我们,他已能熟练掌握种鸽孵化、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从修建圈舍、选种及饲养都严格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在养鸽过程中,经过细心观察和反复实践,还掌握鸽子杂交方法,培育了属于自己的新品种。
"这是我2011年2月把体积大、肉多的白羽王和抗病能力强、羽毛漂亮的本地瓦灰鸽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第一代'鸽子"在养鸽场,刘永辉拿起了一只灰褐色的鸽子告诉我们,"下一步,我还要将抓来的野生斑鸠和我的'第一代'新品种杂交,提高鸽子肉质口感,培育自己的'第二代'新品种。"
由于好钻研、好学习,刘永辉很快就从一名养鸽"门外汉"晋升为"土专家"。现在,他养鸽场里建起了消毒区,每一个进入场内的人都要通过"立体式"消毒。冬天,气温低时,刘永辉会把鸽舍里安装保温灯打开,让心爱的鸽子不受严寒威胁。
"愿吃天上飞一两,不吃地上走一斤。"刘永辉说,消费者们都喜欢吃飞禽、野味,对家养的家禽反而不感兴趣。去年,刘永辉专程到昆明一家专做鸽子菜品的宾馆考察,他发现这家宾馆专门鸽子菜品就有78种, 人均消费100元。对于鸽子的销路,刘永辉从不发愁。
"鸽子全身是宝,鸽肉鸽蛋营养价值高,羽毛还可以以12元一斤价格卖出给服装厂做成服饰,就连鸽粪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每斤可以卖到1决钱。"
"鸽肉的蛋白质含量高,鸽肉消化率也高,而脂肪含量较低,在兽禽动物肉食中最宜人类食用;鸽肉里含的18种氨基酸,人体仅含8种;鸽蛋里含有非常丰富的美容养颜的胶原蛋白;鸽肉中还含有丰富的泛酸,对脱发、白发和未毛先衰等有很好的疗效......"谈起鸽子和鸽肉,刘永辉了如指掌,这些都是源于他不断总结和学习。
刘永辉说,养鸽,让他爱上了鸽子,自己从来不吃鸽子,发现有鸽子生病死了,会亲自拿去埋葬了。
与鸽子共同起飞
总结自身养殖经验,刘永辉认为,农民要办好养殖场,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好项目。最好抓住"名、优、特"项目。其二,破除局限思想,敢于投资。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看准项目后就要敢于投资。其三,苦钻技术。技术越好,养殖产品附加值就越高。其四,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做好销售工作。
谈到将来有什么新的打算时,刘永辉告诉记者,一定要想办法扩大养鸽规模,做大做强养鸽业,要打造一个全省一流的养鸽基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属于东风的品牌。下一步要引进孵化机、人工喂养机,走现代科技化养殖道路,争取到2015年种鸽达到存栏10万羽以上,蛋鸽存栏4万羽以上。再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00余户群众参与养殖,给养殖户提供种鸽和养殖技术,然后以保底价格回收,让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谈起家乡的变化,刘永辉思考的很多,他说:"过去大家坐在一起三句话不离煤炭,我们经历了挖煤的痛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相亲们传统的观念,走出私挖滥采的阴影,让大家参与到特色种养殖中来,这样既能致富,也能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
今年,县委副书记冯兴忠到刘永辉的养鸽场调研,看到这样富有特色又规范的养殖场,非常高兴,当场就许诺给予他20万元的扶贫资金支持,刘永辉正盘算着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养殖场规模。我们坚信,刘永辉的养鸽路一定越走越远,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