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冀州张常秋靠规模质量和服务成为“养鸽大王”

时间:2012-05-10  来源:  作者:   发布人:admin  
分享到:

  在冀州市小寨乡小张庄村,有一个占地2800平方米的种鸽养殖场,无论是养殖规模和品种,还是养殖技术和服务,在周边地区都可谓首屈一指,场长张常秋由此也被称为"养鸽大王"。
  毅然辞职回乡
  搞起种鸽养殖
  张常秋原来是河北电建公司的一名合同工,在上世纪90年代,每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的薪水。一份高收入且旱涝保收的工作,在一般人眼里是求之不得的,张常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赚得再多,也是为别人打工,他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当时,看到朋友搞肉鸽养殖收入不错,他就想自己也试试。因为有工作脱不开身,他便让妻子在家试养,一年多下来收益居然还不错,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1998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掉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并很快在村东建起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养鸽场,购进了几百对种鸽,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注重品种和防疫
  服务养殖户
  张常秋是个性格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做什么事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鸽舍建起来后,他每天呆在里面,一边细心观察这些可爱的精灵的一举一动,一边认真学习养殖知识,掌握各个阶段的防疫要点。一只只鸽子成了他放不下的牵挂。
经多次市场考察,张常秋将自己的养殖场定位在以养殖、出售种鸽为主,因此更加注重鸽子的品种和防疫。他看好容易饲养、繁殖率高、增重速度快的白羽王种鸽,购进时严格筛选,回来后细心饲养。
  为保证售出种鸽的成活率,每次卖出前,他都对每一只鸽子进行三次防疫。还经常主动上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讲解养殖技巧,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渐渐地,张常秋的名气越来越大。
  向规模进军
  力争做大做强
  在摸索的道路上,张常秋发现,一家一户散养,即使鸽子养得再好,没有数量,也卖不了好价钱,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更好的效益,他决定向规模进军。

    目前,他的养鸽场面积扩大了四五倍,存栏也迅速增加,达到3000多对。由于品种好,质量高,服务周到,不仅吸引了当地散养户前来定购,周边县市的客商也纷纷慕名前来,今年仅春节过后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售出1000多对种鸽。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一对对象征希望的鸽子放飞了他的致富梦想,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将在深加工和人工孵化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把鸽子养殖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