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友吕根圈,今年有五十多岁,思路清晰、精明能干,由于弟兄们多,家庭条件比较差,底子比较单薄。但是,自己一生酷爱养鸽子,省吃俭用克服各种困难也没有耽误养鸽子。该鸽友由于善于钻研,对鸽子颇有见解,特别是对鸽子的眼砂深有研究。饲养的信鸽在县城的小协会经常会飞出个一鸣惊人的好成绩,在鸽友们中也小有名气,使得好多鸽友十分羡慕。
根圈家距离县城有几公里远,路途中还有几个大坡,骑自行车必须下来推着走,前些年自己不论晚上集鸽送鸽,还是持鸽报到都是骑自行车来完成,非常艰难辛苦,特别是在没有实行声讯报到和没有测距之前,对成绩也有很大影响。期间也偶尔给公棚送上一两羽,但基本都给别人做菜了。可根圈兄弟心态很好,总是一笑了之,十分具有大将风度,从来都是泰然处之,视若无事。
这两年,鸽子调养比较好,整个鸽群素质有所提高,选送公棚也得过几个奖,虽然都不大,都在几千元以上,整体还是能够顾主本。于是对公棚的态度有所升温,谈话中听说今年准备多送几个棚,但是都不准备多送,只是一个棚送一两羽。按照根圈鸽友的话讲,即使有棚作弊,也伤不住自己多大脾胃。把鸽子集中送到一个棚里,老版一坏良心可把自己给坑死了。再说,鸽子多送几个棚,不一定哪个棚适宜自己的鸽子也许还能碰上个奖。
近年来,由于鸽子饲料不断上涨,聪明过人的他,既不想丢掉鸽子这个爱好,又想从其它地方搞些经济收入来弥补鸽子的这一笔消费,就灵机一动开始养牛。他养了一头大母牛,能值六千多元,每年能生一头小牛,小牛能卖到三千来元,这样,在竭力把鸽子数量控制在四十羽左右的同时,鸽子的消费也就是一头小牛身价的不足一伴。以牛赚钱、以鸽取乐,一家人生活的十分和睦。同时,自己也买了一辆老年带步车,交鸽和上县城赶会十分便利。
说到根圈兄弟,为人十分厚道,家里种了一些责任田,每年都要种上几亩玉米,由于自己很勤奋,不怕吃苦,庄稼总是管理得很好。几亩玉米除了自己鸽子和牛饲用一些以外,还以廉价奉献给县城鸽友们一些。给鸽友们的玉米有时候就是自己亲自用老年代步车送到县城鸽友们家中,极大的方便了鸽友们。深得鸽友们的好评。
和根圈交谈时,话语中无不渗透着他对鸽子的挚爱和痴迷。他说:一生爱鸽子,没有离开过鸽子,虽然没有玩出什么名堂,事业中也没有干成什么,但丢掉鸽子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姑娘和女婿在上海打工,都是技术工,由于聪明好学,善于拼搏,每月有七八千元的工资,看到父亲这么热爱鸽子,再三叮嘱他,让他随便玩,大力支持他。他语重心长的讲,有这么孝顺两个孩子,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欣慰!
下面是鸽友吕根圈鸽子几个镜头:

这些鸽子都爱落在墙头上,并不停地啄吃墙上的黄土,他从来就没有买过保健砂,吃这些天然的保健土鸽子还不容易生病。


这羽白鸽子是今年刚刚套上的特比环,县协会规模比较小,每枚特比环三十元钱,他一共买了五枚,截至现在已经有两羽特比环小鸽子不翼而飞。

这两羽鸽子是刚刚引进的种鸽子,就放在院里自由的走动。

正在孵蛋的种鸽子。

今年的后备军。

他没有喂过豌豆、高粱等饲料,仅仅喂一些玉米,但是鸽子生长的很好。

这一窝老鸽子喂得有点偏,小鸽子他就没有套环。

这羽白花鸽子套的是特比环,他寄希望很大。

他的鸽棚很简陋,但是院里有两三个棚。

正在孵蛋的种鸽子。


这路花白鸽子他很欣赏。

翱翔蓝天的鸽子。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确实可以大有作为,鸽子也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

这是他喂的牛,刚刚生了一头新品种小牛。

这头小牛白得像一只小羊。

即将盛开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