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搜索

一对残疾夫妇与鸽子的不解情缘

时间:2010-09-25  来源:  作者:   发布人:admin  
分享到:

    王炳杰患有先天性右下肢发育不良,一出生就没有右下肢,只能靠假肢帮助行走。其妻高学岩在七个月大时因为患肌无力疾病做手术
残疾夫妇 相濡以沫
    19世纪70年代出生的王炳杰夫妇,8年前经人介绍并结成连理。结婚8年来,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从没有因为一句话不合翻过脸,夫妻俩相濡以沫,得到了村里人的称赞。"我们现在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大女儿已经上一年级,结婚这么多年来,我们并没有因为一开始日子的贫穷而吵过架,平日里都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王炳杰说,这么多年来,他非常地感谢妻子。"妻子本身也不容易,帮我养鸽子的同时还要照看孩子,我很理解妻子的辛苦,有一些不合的意见,我们慢慢一商量就能商量到一起了,妻子通情达理,即使我有再大的脾气也发不出来啊。"王炳杰笑称,平日里夫妻俩有时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执,但从未真正生过气。
    比较腼腆的高学岩告诉记者,她相信夫妻俩相互鼓劲,一定会把日子过好的!每日里,高学岩除了与王炳杰一起喂养鸽子,她还负责接送女儿上学,而王炳杰在喂完鸽子后也会干一些其他的活,夫妻俩一刻也闲不住。正是两个人心有灵犀,相濡以沫,他们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夫妻。
顶住压力 饲养鸽子
    因为父亲的去世,初中毕业的王炳杰便开始了打工生活,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打工并不能养家糊口,"像我们这种情况的,打工没技术,重体力活也干不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创业。"王炳杰说,通过考察,他发现养殖鸽子很有市场,于是决定养殖肉食鸽。"正常人能创业,我也能,只是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几倍的努力。"王炳杰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他开始养殖肉鸽,刚开始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和技术的短缺,没钱没技术,当时愁得他整夜睡不着觉。
    王炳杰称,为了养殖鸽子,他找人帮忙从信用社贷款五万元,一开始时先买进了数百只鸽子,但与此同时,他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那时人们认为养鸽子好像是不务正业,我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开始的,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终于成功了,那些风言风语也随之消失。"
    目前,王炳杰养有两千多只鸽子,其中有一千多只种鸽。王炳杰介绍,一开始养殖鸽子时只是卖鸽子蛋,但卖鸽子蛋的收入很低,于是想到通过人工孵化鸽子蛋,养殖肉鸽出售。为了更能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今年春天,王炳杰专门到济南学习了鸽子的人工孵化和催肥技术。
    夫妻俩的日子也因为养鸽子而忙碌起来。王炳杰说,小鸽子一天喂三次,大鸽子一天喂两次,每天夫妻俩五点半起床喂鸽子,一直喂到上午十点左右,而晚上的喂食一般都要持续到十点。每逢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会去向别人请教,一步步地,王炳杰家的日子过得好起来,养鸽子一年下来能收入四五万元。
认准的事全力以赴
    经过两年多的打拼,35岁的王炳杰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养鸽能手了,各大饭店常会主动到他这儿来收购鸽子。日子富裕的王炳杰并没有满足现在的生活,"看看其他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就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仍需要继续努力,现在年轻不打拼,等老了干不动了,就真的什么都晚了"王炳杰说。
    王炳杰介绍,下一步,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一些新的鸽子品种,把养鸽子的事业做强做大。"争取开办一个大的养鸽场,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搞肉鸽综合类加工。"
    王炳杰说,如果有残疾人朋友看到这篇报道,想跟他学习养鸽技术,他将无偿传授。此外,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一天让孩子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王炳杰称。
    王炳杰不仅仅是一个开朗的人,更是一个硬汉子,认准的事情他就会一干到底。也许,这就是他从打工多年到创业成功,过上富裕日子的秘诀所在。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