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信鸽,人们自然会想起信鸽递信的本领。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电讯事业,人们有时就用信鸽来传递信一息。相传在楚汉相争和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是用信鸽进行联络的。据文献记载,曾有信鸽从欧洲的法国飞回亚洲的西贡,飞越了半个地球,费时二十四天。一八七零年,巴黎被围攻期间,有成百万封书信,就是靠鸽子分送到了被围困的巴黎人手中。
信鸽为人们传递信息,不管路途多么遥远,气候多么恶劣,地形多么复杂,它从不迷失方向,能顽强地飞到目的地。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研究表明:鸽子本身有一种特殊的导航系统装置。在晴朗的日子里,阳光明媚,鸽子可以用它自己固有的"生物时钟",读出当时的时辰数字,并以此比较太阳的实际位置,从中辨认出它的住处方位。如果碰上阴天,看不见太阳,鸽子又可以改用另一个导航装置--"生物罗盘",去寻找它想找的目标。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用黑色接触镜片覆盖在鸽子的眼球上,使它看不见太阳与地物,也就是说,不让它用"生物时钟"得知的时间与太阳的位置进行比较,去寻找目标,也不让它去熟记典型的地物特征以寻找住地。但是,被盖住眼球的鸽子仍然能够准确返巢。如果在鸽子颈上安放一个磁圈,或者在腿上绑上一块小磁铁,鸽子马上就会出现惊慌失措的神色,失去辨认方向的能力}同样,当飞翔着的鸽子飞到强力的无线电发射台附近时,也会失去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些事实表明,鸽子确实有一个固有的"生物罗盘",使自己能辨认出要寻找的方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