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协会秘书长:罗家军
中国人的智慧不比外国人差,真正懂鸽子应该比外国强,唯一的就是"穷"字。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赛鸽强国是指日可待的。 广州协会秘书长:罗家军 我从不迷信任何老外的大铭鸽,我只相信能在广州飞春季比赛才是硬道理,广州春季比赛邀请国内外强豪鸽友参加。 中鸽网广东记者:智慧
记者:罗秘书长请您谈谈广州协会的赛鸽水平? 罗秘书长:广州的赛鸽运动水平,应该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不谈顾澄海老先生在《现代赛鸽发展史略》中归纳的赛鸽运动发展是:起于广东,兴于上海,成于北京,就我过去经常说明一个观点,就是哪里经济发展,哪里的赛鸽运动水平就高。比如,香港养鸽参赛的只有百十人,香港的鸽子普遍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广州也是如此,仅以2002年为例,国内生产总值为3001.6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所以,近几年不少沿海鸽友反映,抓到广东和香港的鸽子出让的价钱就不一样,确实好用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不少鸽友询问我,"罗家军"到底是什么鸽子?我的回答,罗家军就是罗家军,严格的讲,罗家军不应该是外国谁的什么鸽子。记得八年以前我在一篇《赢的战略与策略》(载《翱翔》)一文中明确表示:"人家都开'奔驰'了,我们还在改造'黄包车'怎么行?!"并提出要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鸽种,"以夷治夷",在世界赛场上与外国列强"决一雌雄"。所以,我从九四年开始,就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的赛鸽品种,计算起来经过我的手的原环鸽(包括没有血统书的)不下千羽。我认为,外国鸽子也不是只只都好用的。必须有个挑选和淘汰,而且要严格。我当时选外国鸽子,不管是哪个国外大名家的,也不管是什么名贵的血统,也不管血统书写得如何棒,先用原环鸽配原环鸽出小鸽拿去放,首先,500公里要当天归巢(广州过去当天归巢就很少),不管什么适应性不适应性;第二,要能赢钱。因为过去广州经常当天一只没有回的,就是现在也有这种情况。而且一对种鸽只出一两只,达不到上面两条的,一律淘汰。由于这样"筛选" 留下来的鸽种特别有"韧性"。有些鸽友花巨资从外国引进名血,也许能拿个冠军,但是第二年兴许在几十公里就丢的七七八八了。我把这个过程叫做"创造"或者是"创作"。没有创造,永远步人家的后尘;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第一,就不可能出类拔萃。所以,"罗家军"有句格言:"鸽友没有高低贵贱,鸽子无论何种何系,打赢才是硬道理"。 记者:您做秘书长以来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在广州能搞个鸽市? 罗秘书长:这个问题是前几十年遗留下来的大问题,70年代广州有一家鸽市在全国是比较早的,后来城建改造就关了。本来是想把市协会那里办成鸽市的,各方面问题未能实现。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有鸽市的。 记者:您总结经验有个“三拼”原则说说看: 罗秘书长:有首通俗歌曲这样唱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能赢"其实,不仅人生如此,赛鸽更是这般情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含辛茹苦做小鸽,当牛做马喂鸽子,起早贪黑搞训练,废寝忘食等鸽归,提心吊胆抢名次,真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不过,一旦获胜后的快感,却是非圈内人能体味的。胜利和成功也总是亲近那些矢志不渝,善用智慧,顽强拼搏的人。 记者:广州一些大户都自己私训,您认为有那些原因呢? 罗秘书长:原因有三:数量相对多,自己训练比送到鸽会实际方便;二是私训不与其他人的鸽子混装,不易染病,健康相对有保障;三是经济条件相对好,不怕只为几十、上百只鸽子跑一趟。 记者:您认为养鸽人要有什么样的观念? 罗秘书长:赛鸽运动要想在同"拨"人中成为佼佼者,在风起云涌的 鸽界有一席之地,观念不超前是不行的。 一、引种的观念要超前。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实际上都有意或无意受这个"存在决定意识"支配的。所以,用老观念办现代事,是难免不碰壁的,要迅速崛起,有所作为,仍靠东家讨只雏鸽,西家要枚种蛋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正确的、必要的投人,才可能有如期的、适当的回报。 二、识鸽观念要超前。"以眼论古"曾"迷"过不少人,后来发现冠军什么眼睛都有,有些恰恰是平平淡淡,或者说是长着一双当初就该淘汰的眼睛的鸽子。随着国门的敞开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在"以眼取鸽"这个问题上,越来越多的鸽友已省悟过来:眼睛也是要看的,但选好鸽、夺冠军,光看眼睛是不行的。还有身材问题、开腭闭腭问题、吞根翘和压的问题、翅膀里的小毛是尖是圆的问题等。 三、思维观念要超前。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新情况接受新事物。 记者:谈谈您的观点:“ 打赢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体会? 罗秘书长:我们从事赛鸽的目的是什么呢?有的鸽友一心钻研眼志,有的鸽友专门研究骨架,有的鸽友潜心配对育种,有的不惜巨款追求名人铭鸽。我认为,搞些专门的研究和探讨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不要忘了,关于赛鸽方面的研究,最终目的还要落在一个"赢"字上,如果抛开"打赢"来搞研究,这种研究是没有实际意义和生命力的。有的鸽友追求铭鸽只是为了炫耀,有的鸽友研究眼志是为了迎合别人投其所好,至于出的鸽子能不能"打赢",在他们看来好象是第二位的事情,这就大错特错了。第一,赛鸽理念上要先"赢"一步。我所讲的理念,通俗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观念。这种理念,作为一种意识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无时不刻支配着人的实际行动。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的赛鸽理论,接受赛鸽发达地区鸽友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抛弃那些已经落后的束缚人们手脚的陈腐观念,不固步自封,不狂妄自大,不墨守陈规,你才算是具备了"赢"的基础,"打赢"方才可能变为现实。 罗秘书长:养信鸽是为了参赛,参赛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这恐怕就是千万鸽友欲罢不能、为之"颠倒'的原动力了。当然,各人目标也因社会阅历、文化素养、客观环境与条件而不一。有的面对白热化竞争场面,自愧不如,只碰碰运气而已;有的面对如林强手,只希望爱鸽能飞回来,下至于"肉包子打狗',当"光头和尚"就行了;有的鸽友曾辉煌过一时,面对当今鸽界斑斓纷呈的品系,不断刷新的惊人赛绩,玩味着当年获胜的甜蜜,希望有朝一日旧梦重圆,东山再起。然而,有的鸽友志在必得,瞄准世界水平,几乎把所有能出冠军的'方子'全部用上,唯恐"大意失荆州";有的鸽友高起点,大投人,站在巨人肩上来拼杀,大手笔引进世界铭鸽铭系,高标准建造鸽棚,聘请管理人员就是好几个......面对这一幅幅夺冠众生像,当我仰望蓝天,欣赏爱鸽展翅翱翔的时候,在我与众多鸽友吞云吐雾侃鸽经的时候,当我坐在书桌前拧亮台灯准备作"天方夜谈"的时候,就像电影一样,栩栩如生地在我眼前掠过。养鸽为了比赛,比赛就是要拿冠军,这是最简单明了的道理。但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解开这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哥德巴赫猜想"呢?根据我的体会及思考,有两点值得一谈。 记者:谈谈您近几年的成绩和您爱鸽的特性? 罗秘书长: 近年来,"罗家军"的确取得可喜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96年10月,马志杰"五百王"发表之时,正值广州秋赛剑拔弩张、迫在眉睫之际,容不得你再有什么充分准备的时间。孙子有句话:"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当时"罗家军"所处的恐怕就是这种境地。第一战300公里,"罗家军"势如破竹,包揽了广州市的前6名;第二战500公里,"罗家军"乘胜前进,前10名独占3羽。冠军(指定鸽赛冠军)、第三(豪华特比环冠军)、第十(天宝精英环冠军);第三战700公里,全市限期内仅归巢5羽,"罗家军"由于健康受损,此战失利;第四战1000公里,放飞地河南信阳,"罗家军"'志在必得,出其不意。夺得亚军和精英冠军;第五战'"元旦杯"比赛,放飞地江西吉安市白雪皑皑、"罗家军"再接再励,率先归巢,荣获综合、精英双冠军;第六战"贺岁权'比赛,几乎都未搞过;主要是天气问题,都快过年了,其他事情也不少。但是几个超级鸽迷"上串下跳",硬是把"贺岁杯".鼓动起来了,而且大赛中还套五个小赛。搞完大伙儿热热闹闹过个年。"罗家军"第五战再问鼎后,一些知心鸽友都劝我说:"今年可以了,收手吧。"我也感到假也休完了,年前工作实在太忙,事情实在太多,再战恐怕会"虎头蛇尾",留下遗憾、但是,那几个超级鸽迷,轮番鼓动我参赛.并且看我敢不敢把"元旦杯"冠军再拿去飞一次。赛就赛。留一手不是我的性格,至于冠军鸽去不去又是一回事。冠军鸽是一羽白花白花的黄眼公鸽,其母是我在美国的一位朋友送的,人和鸽回国时、是我亲自去白云机场接的。看血统书成绩辉煌,看鸽子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花不拉查的我还不大喜欢。但是、所出后代田晃稳定,途径也快。这羽花公,在参加全市500公里正式大赛时,获综合第十名、天宝精英环冠军;后来又上"元旦杯",拿了个双冠军,"贺岁杯"再上,只要不被老鹰叼去,还是能回,要回也不会慢,我这样想。只要这羽冠军"贺岁杯"能挤人前十名之内,应该说这是只不可多得的好鸽子,速度和名次上,已经超过我95年飞出来的"罗少将"了。候鸽那天,海口市的李才利来穗观战,我俩坐在凉台上聊天,我向他介绍了我那三飞500公里的花公,再拿冠军不敢说,棚中第一个回来可能还是它,当天能归巢,十名之内问题不大。说话之间,李才利首先发现一羽花鸽滑翔而来,一收翅膀,雄纠纠气昂昂地直接落在跳板上,进笼抓鸽看暗号,打电话报进去,第五名(指定鸽冠军、棚号赛冠军)。六战下来,我算松了一"气,但鸽友的信件、电话和专访络绎不绝·更多的是想了俱"罗家军"的内幕,关心"罗家军"的成长与壮大。在此,我将"罗家军"总体思路作。扼要阐述。 记者:纯种与杂交您的理解? 罗秘书长:谈到这个问题,就涉及到鸽界纯种与杂交这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其实,纯种只是相对纯种,杂交也是暂时的杂交,因为再纯的种也是杂交的结果。詹森兄弟做到鸽子纯,因为是詹森亲手做的。但是在詹森之前,有很多好品种,詹森只是在这些好品种基础上,象煮中药那样,通过杂交,融化组合;慢慢形成了有自己特色和追求的品种。有不少鸽友是搞赛绩配,飞了几十年都不败。 其实,一只赛鸽血统中所含品种特性越多,其物理属性亦越多,适应能力亦越强。杂交出优势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杂交的学问也实在是非常大的。我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记者:您近几年支援外地鸽友有那些成绩? 罗秘书长: 等等。。。。
2 十几年前的棚 3 50对种鸽的种鸽棚 前十天到的余柏华系〈眼睛〉 膀条 十年的镇棚之宝 膀条 罗家军近照 文章更新中。。。。。
下篇报道:2010年春季连续5次前十五名的赛鸽名家。。。。。 下篇报道:广州鸽坛:亚运前夕迎来二位重磅“炸弹” 中鸽网广东记者站:全方位报道 广州赛鸽运动 透视:透明度 协会 公棚 俱乐部欢迎鸽友监督。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