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
新闻
|
协会
|
公棚
|
俱乐部
|
鸽舍
|
商城
|
拍卖
|
电子政务
|
联系我们
鸽舍首页
鸽闻快讯
养鸽感悟
鸽舍赛绩
生活随笔
热点文章
鸽舍相册
博客排行榜
鸽舍导航
全国各地鸽舍搜索:
=地区=
上海
云南
内蒙古
北京
台湾
吉林
四川
国外
天津
宁夏
安徽
山东
山西
广东
广西
新疆
江苏
江西
河北
河南
浙江
海南
湖北
湖南
澳门
甘肃
福建
西藏
贵州
辽宁
重庆
陕西
青海
香港
黑龙江
搜索
文物专家王世襄逝世 学识过人自认“大玩家”
时间:2009-12-01 来源: 作者:
发布人:
ysl1952
分享到:
文物专家王世襄逝世 学识过人自认"大玩家"
文物专家王世襄逝世 学识过人自认"大玩家
一生衣着朴素,但学识过人、著作颇丰,尤其在明式家具研究领域获得世人广泛认同的中国明式家具研究大师、大玩家王世襄。 北京晨报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在京逝世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廖翊)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王世襄,祖籍福建福州,自小对国学感兴趣。他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其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其《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等著述有着很大影响。王世襄追思会将于12月4日在京举行。
斯人一逝,令人长忆旧京华
2009年11月28日, 一位穷其一生玩得专心致志、玩得痴迷不悟、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尽兴而去了。
在他的名前一定会有无数的定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但人们也许更愿意这样来描述他:"他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漆器家、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中国第一玩家。
已经故去的书法家启功曾这样评价老友:王世襄先生的"玩物"不是"玩物",而是"研物",他不但不曾丧志而是立志。他将古今典籍、前辈耆献、民间艺师取得的和自己几十年辛苦实践相印证,写出了这些已出版、未出版、即将出版的书。可以断言,这一本本、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
也许这才是让不少对中华古物情有独钟的人心中一凛的原因吧?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听到王世襄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患着感冒的罗哲文很是伤感,对于没能见上老友最后一面也耿耿于怀:"上一次见面都是三年前了,我去看他,还在一起拍了合影。后来就听说他住院了。这个月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八十年的研讨会,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都还在感慨当年中国营造学社的老人只剩下一个半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认识王世襄先生生的人都知道,2003年秋天,患难与共、琴瑟相和60年的王夫人袁荃猷因病故去后,王世襄的精神就大不如前,他曾在一首诗中表达自己的思念:"君刻大树图,我赋大树歌。相濡复相助,岁月期尚多。一朝先我去,余生待若何。"
这首诗中提到的"大树图"是有所指的。2000年,80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在这套书中,有多才多艺的袁荃猷女士刻的一帧名曰"大树图"的剪纸,粗壮的树干,圆形的树冠,丈夫王世襄一生的15种爱好,就像果实般隐藏于树冠中,这其中有王世襄用得最多的三件明清紫檀家具、有代表王世襄最主要学术成就的漆器,还有王世襄使之死而复生的传统工艺竹刻、葫芦器,还有绘画、鎏金铜佛像、蟋蟀(年轻时王世襄常常邀局斗虫)、鸽子、鸽哨(王世襄专门为鸽哨写了本专著)、鸟具、家常菜(王世襄精于烹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干校时曾买十四条二斤重公鳜鱼,做鳜鱼宴,名噪一时,他曾任全国烹饪鉴定会顾问)、两头牛、大鹰、獾狗。
这套大俗大雅的奇书,出版之后一纸风行,成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四次。这些玩物看似"雕虫小技",在中国民间,喜欢这些玩艺儿的人不少,但能把这么些玩耍的事情写成专业的著作,让它们登上了"大雅之堂"的,除了王世襄并无第二人。
曾经出版过王世襄著作的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说,王世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学者,他的著作专业性都非常强,但是,他研究的基础是兴趣。他的专业水准是在常年的兴趣中、在不断赏玩的过程中点滴积累起来的。"在我的印象中,王世襄先生整天都笑嘻嘻的,他虽然被称为"中国第一玩家",但他其实做事非常认真严谨,这从笔迹就能看出来,所以我不认为他是一个"老顽童"
王世襄先生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其实,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他自己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这是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
' 画家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是"玩物成家",启功生前则评价他为"研物立志"。王世襄更喜欢后者。
很多国宝是他抢救回来的
今年6月份,从事文博事业60载的21位老专家,被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王世襄也名列其中。只不过那时的王世襄已经不可能亲自接受这份荣誉了。
王世襄与博大精深、根深叶茂的中国文化,似乎天然就有一种奇妙的亲和力,无需着意钻求,自自然然就融入其间,把自己也融成了这棵大树的一枝一叶。他出生在诗书世家,高祖王庆在清朝做到两广总督,《清史稿》给他立过传,他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大舅金北楼为北方画坛领袖,然而少年时的王世襄却偏离了家族的预期,从小学到大学,喜欢的都是"秋斗蟋蟀,冬怀鸣虫"的生活。
罗哲文与王世襄有着七十年的交情,年轻时两人曾一起在四川宜宾的李庄与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古建筑。他说:"王世襄有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提笼架鸟、竟日优游的八旗子弟,他的生活很朴实,看起来和大街上的老头儿没有任何差别,但他对于中国文物保护的贡献是非常多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作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在北京、天津追还被劫夺的文物,追回了德国人盗走的青铜器、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私藏的文物和美军非法接受的日本瓷器。他还曾去日本交涉被劫掠的善本图书106箱。这些国宝现在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对于明清家具过去我们也不大在意,是他最早呼吁保护这些古家具,并有意识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这些宝贝的,现在这些都是国宝了。
"文革"期间,邻居们时常见王世襄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形态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了狭小的空间,人反倒没有地方睡,于是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多年后一部《明式家具研究》横空出世,光是后面的名词解释就有一千多条,后来被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现在他热爱的那些宝贝都静静地放在上海博物馆的家具馆,许多与王世襄熟悉的人看着那些家具甚至能想起它们曾经的来历.
晚年,鸽子是王世襄最大的牵挂。11岁就读于北京乾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时,一上手写英文作文,一连几篇都是兴致勃勃地大谈鸽子,闹到英文教员不胜其烦,怒曰:"再写此鸟,无论好坏,一律给Poor(差等)!后来他又为鸽铃写出《北京鸽哨》(BeijingPigeonWhistles),为鸽子编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甚至在快走到生命终点时,他念兹在兹的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放飞真正的中国观赏鸽呢......
鸽哨并不是旧日京华唯一的代表,它的消失让王世襄痛心,而王世襄老人的去世,无疑带走了旧日京华的又一抹亮色,带走了一个飘逸典雅的、充满文化趣味的时代,这更让我们痛心。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文章
重庆合川区鸽协2015年度总结及颁
蔡慎坤 退休自缴医保费为何惹
退休人员该不该自缴医保费?
重庆市鸽协关于召开换届暨四届一
山东天润公棚180公里放砸了
最新发布
重庆合川区鸽协2015年度总结及颁
蔡慎坤 退休自缴医保费为何惹
退休人员该不该自缴医保费?
重庆市鸽协关于召开换届暨四届一
山东天润公棚180公里放砸了
西安国际鸽展今日盛大开幕 名家
该赢的输了,该输的赢了!
2015年中国最后一场鸽展(西安展)惊
六枝鸽会召开2015年总结暨颁奖
这个棚会玩!
热门点击
用鸽蛋代替鸽乳喂活了雏鸽
南通超远程冠军已三次获超远程大
永宁价值10万信鸽案告破
探讨鸽眼(牛眼)
2007年千山公棚参赛鸽配带电子环
冬日恋歌—重庆公棚三巨头汇聚宏
中国信鸽协会面临着改革
赛鸽战报
二:细节及其它
祝贺江苏南通元彬鸽舍获得江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