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比赛有输有赢,谁都输过,谁也不能总赢;信鸽比赛有苦有甜,苦是自己酿的酒,甜也是自己采的蜜;信鸽比赛让人糊涂也让人明白,有的人半辈子玩不明白,有的人一点就透。其实,我们养鸽参赛与从事其它事业一样,充满机会和挑战,有得有失,而得失不常在,全是为了让你自己快乐不是?养鸽参赛太有趣,许多人是一上手就入魔,但请不要小瞧了这个行当,不要说每个人都"玩明白了。"
譬如说现在鸽友们比以往更加关注好鸽子,无论是新鸽友还是老鸽友,都在苦苦寻觅好鸽子。那么,具有什么条件和能力的鸽子可以称作好鸽子?一般来说,生得漂亮,飞得好,能把优秀的竞飞能力遗传给后代的鸽子,即可称为好鸽子。当然,由于鸽友们不同的参赛兴趣,对好鸽子仍然会有各自的选择。问题是,到底哪里有好鸽子?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引进好鸽子?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是好鸽子满天飞,哪里都有好鸽子。鸽子现在已经更大程度的商品化了,金钱可以把好鸽子甚至是顶极的好鸽子运往世界各地。就是说,现在所有热爱信鸽竞翔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好鸽子。现在的好鸽子市场已经很多,不仅只限于荷比。外国有好鸽子,中国也有好鸽子;中国南方有好鸽子,北方也有好鸽子。
一些财大气粗、心高气盛、刻意独树一帜的鸽友,就象其它领域的"追星族"一样,他们去欧洲不遗余力的引进"原环外血鸽",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种鸽资源,外血鸽引进数量之多没有人统计过,有的鸽友就在家门口寻觅好鸽子,他们玩的明白。这年头提倡消费,你要肯花钱,好东西给你送炕头上来,何必到处乱跑还得求爷爷似的?明白人就在本地寻找好鸽子,买别人引进后飞得好的鸽子。引进这样的鸽子种用比买原环外血鸽种用更有把握,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是能够很快出成绩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有鸽友在这个问题上练"贱",只是为了另立门户或,图个名声威望,由于育种技巧生疏,名鸽之后一代不如一代,成为名鸽收藏家,到鸽养家,靠买幼鸽度日。。。实际上很少能另立门户或称霸一方。
引进好鸽子容易明白,玩懂好鸽子就不容易弄明白了。我们把好鸽子玩到什么水平才是玩明白了呢?我与一些成功鸽友座谈过,大家的共识是:既然我们引进的是好鸽子,育出赛鸽应该能够飞出来好成绩。请注意"能够"二字,它的含义是:如果我们的见识和技术水平并不比别人差,用好鸽子育幼参赛可以期待并得到好成绩。在这时,成绩的决定因素是鸽子而不是人。可以认为鸽子的血统优势已经发挥了,但它毕竟是要受人制约,人的正确训练和指挥一定是鸽子血统优势得以良性发挥的条件。不少鸽友认为,检验好鸽子的方法,最好是育出赛鸽送公棚,而不是去鸽会参赛。因为公棚里飞获佳绩的主要因素是鸽子,人的因素是次要的;而在鸽会比赛获佳绩则相反,人的因素显得更重要,鸽子的因素相对来讲可以差一些。所以有人讲,公棚赛才是赛鸽子。以后他们才会明白公棚赛缺乏有效监管,现在是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危机,有很多所谓的"公棚",其实都是某些"黑心"工棚老板骗钱的"幌子",还有多少"含金量",对已经飞出的成绩的爱鸽,我认为还是要有比较地去看,跟谁比较?当然是还要与成绩鸽亲鸽族群的成绩比较,起码要求接近其最佳成绩,倘能有所超越更说明问题,说明我们把引进鸽玩得相当的不错啦。
玩一路血统鸽,即使育出仔代飞获佳绩让人得意洋洋,但不要以为我们很有本事了。我们能让其子二代和子三代赛鸽飞得同样出色吗?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勉强飞到孙代,以后就不好使了。新鸽友是勉为其难,老养鸽往往是不解其难。不一定都是鸽子的遗传结构存在障碍,我看更主要的问题是人的技术障碍阻断了良性基因的传递。倘若进一步要求我们把引进鸽子的优良性状保存到子四代、子五代甚至是子六代,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轻而易举吗?恐怕绝大部分朋友都会感到吃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只能说明我们没能把引进的鸽子"玩得够明白"。不是鸽子不好,而是人还不十分明白。因此,我们必须学习相关"赛鸽血系的浓缩释放发展"遗传的知识和技术,不要以为玩明白鸽子很容易,甚至说"就那么点事儿"。事实上,玩鸽子赚钱的有,能玩明白了的人不多,玩到能成系定名的则更少,不过这也要看各人的"层次",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们引进一路血统鸽,说明我们需要它的血统性状,需要它的性状特点。许多鸽友对鸽子的生物性状特点有所偏爱,诸如羽色、眼色、擅飞距程、速度优势等,都可能有所选择。而这样的选择经常表现出鸽友的个性,强烈甚至固执,往往是很难改变。慢慢地,这样的选择就自然成为鸽友们不同的育种目标。刚玩信鸽的朋友喜欢玩别人的鸽子,当他们取得成就之后就想玩"自己的鸽子"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谁愿意在别人的影子里生活一辈子?这是无可指责的。由此必然引发新的家系血统、新品种的诞生,从而续写信鸽竞翔历史的辉煌。所以我一直认为,玩鸽子只有玩到懂得信鸽育种,不仅能让自己的鸽子飞好,而且善于发现并利用自己心仪的生物性状,通过培育实践使之更具特色,输出外地3代,4代。。。也能让鸽友们摘金夺银,发挥出家系特质,延续性。。。
我们养鸽参赛当玩到了这个"层次,"我看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玩明白了"。鸽界的"中产阶级",还有"远"意识的鸽友,他们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虽然不能去国外引种,却绝不在家门口买鸽子,有好鸽子也不要,一定要去北方,起码得去天津、北京逛逛。找名人,买名血,也算彰显一把"大将风度"。他们当中有少部分人买到并应好了"好鸽子",从而一跃成为所在地区的强豪鸽舍。。。还有很多的默默无问,最后改行从它。。。